这个时代发展飞快,工作种类越来越多,很多人越来越浮躁,难以静下心来,可越是这样,越难以发展。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
第一,慢下来,这样更快。不是不做,是想清楚再做。这个时代仅凭个人努力是不够的,你需要理解时代的趋势,借助平台的力量,才能把飞人能力发挥到最大。
第二,多阅读。
第三,用一种投资的心态看待人生。找到高价值区,花大精力做好。
-----俞敏洪
序
人生就是一次次的投资和选择,这些选择的背后,就是认知的差距。
个体角度,大部分关于个人成长,生涯发展的理。都是从心理学、教育学出发,期望通过个人努力、学习获得幸福。
社会角度,很多人期待的是提升自己在社会中的竞争力,发挥优势,快速增值。都是关于经济学、社会学方面。更重要的是抓住趋势,利用规律,从而达到社会的成功。
这个时代的高手,既要懂的持续的个人努力和积累,更要利用规律,科技,时代的趋势来放大个人努力。后者一方面靠家庭教育,另一方面通过观察,理性的科学分析,加上自身感悟。
1、高手的暗箱
利用规律,放大自己。掌握自己的注意力,过滤信息,抓住重点,抓住基层规律。
2、高手战略
在高价值区,持续做正确的事。越是开放,越需要聚焦核心竞争力,找到那些“少但更好的事”。
对内,运用二八定律,持续放大个人效能。对外,通过移动到头部,获得系统巨大推动力。
头部效应:站位比努力更重要。头部收益更高,加速度更快。
如何进入头部?
要专注于做高价值、高优势的事误区一:从当前优势出发,过去的优势不等于现在的优势。
原则,从价值出发而非优势出发。先确定高价值,再思考优势。
不要因为容易而去做一件事,要因为有价值才做。不要因为便宜而买一件衣服,要因为值得才买。不要因为彼此习惯了就结婚,要因为相爱才结。
误区二:着急入场,不想优势。
原则:思考差异化优势。
聚焦细分战略,转移周边战略,农村包围城市战略。
真正的高手会花很长时间观察好几个赛场,观察游戏规则、赢家的玩法,对比自己的实力,找到最好的优势角度切入。他们知道这种处处都有的机会,很多不属于自己;在那些属于自己的机会里,他们也并不着急出手,他们在等待更大的概率。
如果优势不足以当第一,那就搞差异化竞争;如果无法上主战场,那就先占领二线战场;如果综合能力胜不了,那么就找一个细分领域,然后从一个小头部,去更大的头部。
误区三:关注不属于你的机会,眼高手低。
原则:不要想太远,从身边头部开始。
如果你在一个小团队里,那么就先占领团队的头部;如果你是个三四线城市的老板,那就思考如何击穿自己的市场;如果你是个小创业者,那应该洞察的就是你的领域,思考如何盘活前1000名客户。如果你是快递员,那就思考如何先成为快递员的头部。再小的系统头部,都有巨大的效应,推动你去下一个头部。
头部效应就是:通过观察和判断,抢占高价值、有优势的头部,然后从小头部走向大头部。
专注让你无敌,聪明人懂得在重要事情上花费笨功夫:迭代让你精进,弱小优势持续迭代能够产生强大力量。
3、学习
学习有三个前提要求的时候效率最高,即有目标导向、有即时反馈、最近发展区。简单地说,能解决当下问题的、学了有地方用的、难度适中的知识最有效。
思想夜宴
1. 准备:找到4个不同领域、对思考有兴趣的朋友,然后请他们每个人再邀请一个朋友来,要求只有一个:愿意主动贡献想法,尽量多元化,彼此不要太熟!
群体跃迁,只会在去中心化的系统里出现。我们有一次聚会的时候来了一位金融界的顶级大咖,一开始介绍完,大家都发出“哇”的惊叹,纷纷鼓掌。我心里想,坏了。果然,整个晚上只要是他说的观点,大家都没有或不好意思反驳。整场下来,粉丝们很兴奋,他自己倒是没劲了。他并不缺粉丝和发言机会,他的思维也没有什么突破。
我告诉他问题就出在中心化上,下次介绍自己,尽量要低调,就说自己是一个做研究的。这样,愉快的打脸就来了,他很热爱思想夜宴。
2. 提前拉群,在群里丢出几个话题,大家选择最想聊的那一个。话题越具体越好,比如,不要问“如何从小到大做好一个知识品牌?”而应该问“我现在就想在中国推广正念冥想这个理念,如何快速施展影响力?”越清晰的话题,越容易提前准备。
3.激发:8点吃完晚饭以后开始。不要约饭局——集体吃饭和集体思考不兼容;
主持人控制时间和节奏,可以打断。记录员简要记录所有内容;
第一轮每个人用5分钟简单说说自己的想法,控制在1个小时左右;
休息,足够长的聊天时间方便私下交流意见;
第二轮,自由发言开喷。70分钟左右;
收获最大的人买单。
4.成果:(1)不要着急当晚出结果,当晚出的结果往往都不靠谱;
(2)第二天把记录发给所有人,约定有新的成果,一定再丢进群里继续讨论;
(3)不要期待每个人都靠谱,每次大概有一半的人靠谱就好。
每次换一半人,大概3~4次以后,会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你们的思考质量相当、领域互异,但是彼此都信任对方的智商,互为对方的大脑。这个小群体开始熟悉对方的主题,随时在线沟通,也自动在为对方寻找资源——这种大脑联机的小团体有一两个,在专业领域会有巨大的成就。
你需要的,是用来解决问题的知识。能解决当下问题,那就是有用;不能解决当下问题的,降低关注度。并不是否认这个知识好,只是暂时不需要,以后再说。比终身学习者更有效的,是终身提问者。基于问题的学习让你关注点更少,进步更大,有自己的试金石,是“更少而更好”的事。别列书单,列问题单。
设计自己的知识IP
第一步,你必须有一个真实的、高价值,并且有可能被解决的问题。
第二步,不是要学习知识,而是要解决问题。
第三步,输出倒逼输入。
4、破局思维
一个人看问题有见地,无非两个方向——看得远和看得透。看得远是能看到事物发展的脉络,找到过去和现在的关系,找得到“回路”;看得透则是能够理解事情背后的真正规律,看到事情背后的“层级”。
假如你希望快速学习、成长,一年内成为一个“有核心竞争力”的人,你在这三个勤奋层面如何提高自己的效能呢?
勤奋的第一重境界:很努力
那你是否空出来时间、精力和财力来学习?现在好的学习资源很便宜,但很多人明明有学习焦虑,却没有学习时间;明明有学习时间,却没有学习精力。
勤奋的第二重境界:方法论勤奋
一定要相信,你今天遇到的问题,早就有人经历过,并且找到了更好的方式。你要做的,只是学习。这其实就是如何将各种方法论应用到实践中:时间管理、精力管理、项目管理、学习方法、知识管理等一系列方法论的内容。
勤奋的第三重境界:更少目标,战略勤奋
到底什么是核心竞争力?我到底在什么赛场和谁竞争?有什么优势?这些优势会越来越有用吗?在更高层面获得了竞争力,对我有什么价值?
5、内在修练
TFT策略(以牙还牙),TFT用了一个最简单的方式鼓励别人和你实现共赢,这个策略的成功能用这4个词解释:善良、可激怒、宽容、简单。
1. 善良:TFT的第一步总是在表达善意,总是选择合作,而且永远不会主动背叛。
2. 可激怒:当对方出现背叛行为,及时识别并且一定要报复,不要让背叛者没有损失。我们平常称 之为勇气。
3. 宽容:不因为对方的背叛而长期怀恨在心,没完没了地报复,而是让对方调整自己,重新回到合 作轨道上来,既往不咎,恢复合作。
4. 简单:逻辑清晰简单,易于识别,能让对方在较短时间内理解策略。而且就一套策略,不管对方 现在得分多少,是强是弱,都这么干。
1. 善待亲人,调整自己,形成和他们的正循环,因为你没的选;
2. 选择与三种人深交——梦想一致的战友、成长速度一样的伙伴、支持你情感的朋友;
3. 持续感谢有实力、帮助过你的人,而且他们往往会倾向于继续帮你;
4. 其他关系,暂时不管了。
把时间浪费在好玩的事情上
第一:时间管理
一个不能更简单的“时间管理法。
1、好用的都是最简单的,一旦这个方法笨重而烦琐,就根本不去执行。
2、只有真正忙到缺时间的人,才需要时间管理。其实大部分热衷于时间管理的人,根本不是时间管理的方法不对,而是他们的问题在其他环节:要不效率实在太低,要不想做的事情太多太杂太乱,少做事就有时间了——怎么说的,以大部分人效率之低,根本就没有到需要管理时间的地步。
清晨三件事 昨天的回顾+今天第一件事+第二件事+第三件事
一、早上写。趁没有被信息刷屏,分清轻重缓急
二、写下来。记录下来,才能回顾事情的完成度,不然容易”目标损耗“。(目标损耗就是我们由于不愿承认计划和现实差距而产生的偷偷降低目标标准的行为,如你心里计划背100个单词,实际背了50个,你会安慰自己这也还不错)
三、加速度。给你的计划加上“进度”,试试坚持100天。比如第16天的计划前标明16/100。
这样有两个很明显的好处:
只要简单加上这样的计数进度,就更加容易持续下去,减少半途而废的可能。
每天看着数字增加这件事本身,就让人多了些成就感,因为有“看得见”的进度和效果。
四、发出去
第一收益,是公众承诺带来的执行力。第二收益,是获得协作。第三收益,是带来领导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第四收益,是带来资源。
一个不能更简单的“时间管理法”进阶篇
1. 写三件事,但是心里要关注的是三个结果。基于结果出任务,以终为始。
例如“见某总”计划,就变成了:
“希望见到对方营销的副总,第一是让对方理解新精英是干吗的,我也理解对方的业务,第二是希望就交换流量达成一些共识,但是不需要具体推进日程。第三是希望让对方理解双方各自的优势,让下一次见面之前可以自己回去和团队沟通。最后是希望私人上,列出这个人的1个优点1个兴趣点,看能否交到一个朋友。”
然后你给自己提出指标:“希望能够用三句话简述自己和对方的产品、优势、商业模式。对于交换流量的事情可以在手机上打出3~4个意向;简单地说清楚双方的优势,以及准备会后团队会议内容。找到一个双方都可能感兴趣的领域,一起约着玩儿。”
你的计划思考到这个程度,基本上围绕的工作就真的多了起来:你需要提前梳理自己公司,需要上网页了解对方;需要恰当看看对方朋友圈或者微博;需要对于自己要讲的话写成书面文字。
这就是做事情最核心的能力,穿透力。同样一件事,你总比别人好了10%,连续五次,你就成了同行里面最牛逼的人。
2. 别多,就三件。三件事做好,工作已经非常饱和了,所有一定要抓住重点,让真正重要的事浮出水面。
tips:按照重要程度排序,而不是时间顺序; 定期检查是否和个人战略有关;如果没有三件,就写两件,一件,多于五件就无效了;三分钟能解决的事,不要写入清单,立刻去做。
3. 回顾和复盘。
第二:如何提高执行力。
1、这样做月度计划
这个工具就是帮你:1. 看到生活的全貌。 2. 发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3. 开始排入日程。4. 让他们互相平衡、支持、启发,全部都能实现。
生命之花(平衡轮)第一步:画一个空白的花。
依次填上生命平衡与幸福最重要的8项内容,标准版本的生命之花的内容如上图。
上半边是向外的,下半边是向内的。每个象限也有自己的侧重:分为职业发展、个人幸福、他人关系、自我实现四个大类。
第二步:开始填写。每个维度写入最重要的三件事,一定是要让你心动的三件事。
第三步:填入计划,写入日程表内。
1. 先安排比较硬的时间。 2. 然后安排健康时间和家庭时间。3. 然后是个人成长与自我实现的时间。这部分时间其实是整个罗盘的启动机,很重要。
三个原则:
1.少数服从多数,先安排多人协作的时间。
2.吃软怕硬。在第一个原则之下,先排软时间(不做会被挤掉的时间)再排硬时间(必须要做的时间)。因为很多人一忙,压力一大,就会自动挤占软时间,对自己说也许下周可以呢……其实就一辈子没戏了。
3.越想做越后排。
最后观察计划有没有前后冲突?有没有可以合并的?有没有机动时间?
2、如何复盘月度计划
先把完成的划掉,剩余的写在一张纸上,分析未完成的原因。
目标太大;没有考虑到其它变量;缺乏时间、精力;缺乏监督;没有真正让你心动。
深层原因
不想:缺心力,缺价值。
不能:缺能力,缺方法。
没机会:缺环境,缺时机。
找到下个月的提升点,画出生命之花。
第三、如何管理你的朋友圈
1.花时间在一起。
2.沟通双方都爱聊的话题,关系比正确更重要。选择一些对方会感兴趣的话题,无论在亲密关系、朋友还是商务场合,都非常非常重要。
3.为对方的目标做点事情,可能只是为对方目标做的一点点小事,都对于关系是莫大的帮助。
4.真心夸奖
5+1定律,因为一次批评损害的关系大概需要5次夸奖弥补。这个定律老外发明的,所以中国人好歹也有个3+1,或2+1吧。对于太多夸奖的人来说,你的夸奖已经廉价了!所以必须偶尔来一次批评,才能让你的夸奖有价值。
真心夸,有细节。美女、帅哥。我天天这么叫你,你真的以为自己很帅吗?夸奖一旦变得泛华和重复,其实就意味着敷衍和谎言,效力会变低。
5.小礼物。送好用+1的东西,最好的礼物是,他能真正用上,但是比他的平时用的高一个档次,他平时不会去买的。随心比节日好。
思想夜宴的流程非常简单,就六步,在这里分享一下:
1. 推荐。 你可以随机从身边的3个牛人开始,最好这三个人还不熟悉。然后要求一定要他们每个人推荐一个牛人来。推荐制的好处是,面子问题,大家都会找到真正觉得牛的人。这样基本上,4个人推荐4个人,8个人就凑齐了。找个茶馆,封闭的包间。找个周六日下午,开始玩起。
2. 干货。每一个人提前准备分享的干货8分钟。最受欢迎的是系统性的知识和小技巧。提前告知让别人好准备。可以直接讲,也可以PPT。
尽量不要谈个人的经历,或者人生感悟——容易搞成团体支持小组——比如一次一个女人说:“我最近发现,男人这种动物啊,就是……。”“对对对,我也是我也是!”另一个姐姐接口。
从这里开始氛围就不对了。这种话题你让我作为一个男人怎么接!!
3. 追问。如果有人愿意提问,可以追问一个问题,3分钟时间回答。如果没有,直接过。严格控制时间,因为时间往往不够。
4. 发酵。全部人讲完问完,休息15分钟,大家各自私聊。15分钟回来以后,需要带一个提问回来。
什么样的提问?
每个人说出自己希望集众讨论的一个问题——
可以是自己思考的一个困惑,“公司最近希望我做管理,但是我希望成为一个专业人才,该怎么 办?有没有同时做好的可能?”
可以是在寻求的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能有一种特别简单和直观的方式让人开始编程,女人会不会成为互联网上更加牛逼的生物”,
也可以是很有趣的一个话题“怎么用数学的方法证明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
5. 困惑。轮流表达问题,然后主持人逐条记录,然后投票。
选出群体得票最多的问题——你可以投你最感兴趣的,也可以投你觉得自己回答起来最有贡献的。得票最多的一个问题,全员聊这个。
6. 开始回答。原则上第一轮每个人3分钟表达完观点。只有所有人都说过话,才开始自由讨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