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继续品读《论语》第十七篇“阳货篇”,本篇比较集中地记录了孔子对当时道德状况的批评及孔子对当下状况的道德标准,此外还记录了孔子生活中的几个生动事件等。
![](https://img.haomeiwen.com/i19082117/5212957520359d20.png)
在上文品读了“食夫稻,衣夫锦,于汝安乎?”文中提到宰我向孔子提出服丧三年的质疑。
宰我是“孔门十哲”之一,是言语科的典范。
宰我的意思是“三年服丧时间太长,他觉得一年都很长了”。
宰我认为,人们守孝三年,三年不学习礼乐,礼乐没人治理,容易崩坏。
他说“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古代是农业社会,农业是一切的根基。
秋天的时候,陈粮差不多快吃完了,要打扫粮仓,然后将新收的谷子装进去。
新粮入仓要举行一个礼仪,叫作登礼。“钻燧改火”,古人钻木取火用的木头有讲究,叫“春取榆柳,夏取枣杏”。
春天的时候,钻木用的是榆树、柳树,夏天的时候用的是枣树、杏树。这是礼节的规定。一年之内,粮食都换了一茬,连钻燧的木头也改了。
因此宰我的结论是,服丧一年就足够了。
孔子就问宰我:“这样你能心安吗?”
宰我回答“心安”。孔子说:“你如果心安,你就这样做就好”。
待宰我走后,孔子感叹说:“宰我不仁呀!”
其实孔子真正在乎的不是他的行为如何,至少在心态能不能为父母忧心。
不能守孝是一回事,但是敬意、怀念是必须有的,难不难过别人看不出来,但是穿着素雅一些,尽量少参与娱乐活动,也是默默缅怀的方式。
但在孔子看来,才一年就能心安,说明就没有仁德之心。
继续下章:
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注译:
终日:整天。博弈:两种棋类游戏。
贤:胜过。
原文解析:
孔子说:“整天吃饱了饭,什么心思也不用,这真的是太难了!不是有掷骰子、下围棋之类的游戏吗?做做这些,也比什么都不做的好。”
有感解读:
孔子厌烦那些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人。
对于这样的情况,孔子说“难矣哉”。“难矣哉”可以理解为难教、难处理,就是拿这样的人没办法。
孔子曾经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遇到那种无聊度日,不做正事,又喜欢耍点小聪明的人,孔子也拿他们没办法。这两种人其实可以看作一类人,游手好闲的人。
“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在孔子看来,即便下棋也比无所事事好。博、弈在古代是两种游戏,博叫六博,弈就是下围棋。六博年代久远,具体玩法已经失传,所以现在我们不知道这是什么游戏。
孔子的意思我们可以理解为,真要闲来无事,可以下围棋、象棋、飞行棋。
这段话应该是孔子看到很多人无所事事而发的感慨。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是不是真的就一无是处呢?
心理学领域有个很新的研究成果,就是讲放空的好处。
当一个人的大脑什么都不想的时候,大脑的压力状况会快速下降,海马体会得到修复,记忆力反倒会提高。
在这个社会上生活,如果能够“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那也很不容易。
在这个嘈杂又充满引诱的社会里,能够做到静下心来好好发呆思考,已经是特别不容易的事情了。
继续下章: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
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注译:
尚:崇尚。
原文解析:
子路说:“君子崇尚勇敢吗?”
孔子答道:“君子以义作为最高尚的品德,君子有勇无义就会作乱,小人有勇无义就会偷盗。”
有感解读:
子路是一个非常勇敢的人,最后杀身成仁,死得也非常英勇。所以他之前向孔子请教君子是否崇尚“勇”的问题。
也许子路觉得,自己身上除了勇敢,找不到其他突出的优点,并以自己的英勇为荣,所以来问孔子,英勇是不是君子的一个特点。
孔子讲“君子义以为上”,就是要先明白,自己是因什么而勇敢。你拼命奋斗的目标究竟是对的还是错的,这才是最重要的。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如果一个大人物有勇而无义,就容易作乱。比如阳虎、公山弗扰,就是有勇而无义。他们权力很大,势力很强,但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所以后来犯上造反。这里的“君子”“小人”是说大人物跟小人物、管理者和被管理者。
“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小人”指地位低的、被管理的人,这些人有勇而无义就会成为强盗,比如李逵之流,拦路抢劫、杀人越货。
他觉得君子有勇无义和小人有勇无义都是不对的,在提醒子路注重两方面的德行修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