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偏爱和克制--读梭罗《更高的法则》

偏爱和克制--读梭罗《更高的法则》

作者: 72d28164e802 | 来源:发表于2018-09-28 12:59 被阅读27次

    说到吃肉,大概是很多人的爱好了,尤其是烤肉,只要你不是特别饱,一想到焦香的味道和滋滋冒油的状态,嘴里就已经湿了。在这一篇里,梭罗认为,吃肉和鱼是污秽的,不但是宰杀清洗的过程会让家里污秽不堪,吃到肚子里,身体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来消化这些食物,让人昏昏沉沉,这些食物如果消耗不完,会转化为脂肪囤积在身上,让身体也变得臃肿不堪。

    既然吃肉有这么多坏处,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吃呢——因为它好吃啊。人对味觉的审美,体现在发掘各种食物的味道上,这事要说起来还是我们中国人干得最好。艺术家可以不断追求视觉上的审美而沉浸在创作中,身体不会臃肿,意识不会变形,要是还能画出来一副惊世骇俗的作品,便是再好不过了,没有人会说他有什么不对。其实这两件事本质是一样的,能因为审美对象的差异,让审美的过程在评价上有所区别吗。

    我觉得这还是回避不了克制这个话题,美好的东西让人留恋沉迷,如果意志力太差,不能自拔,会让副作用越来越明显。吃肉并不是什么污秽罪恶的行为,打从地球上有人类开始,肉类就是主要的食物来源,吃肉的习惯之所以能够深入基因,除了肉类的味道好,几乎也是不可替代的蛋白质来源。

    不仅是肉类,任何穿肠而过的东西,不加克制都会使身体出问题,比如烟草,比如酒精。水果不加克制,甚至都有患糖尿病的风险呢。导致身体肥胖和其他健康问题的,是对喜欢的味道的一点贪念,人的身体又是一个不需要多少能量摄入的系统,食物超过了身体需要的量,就会成为负荷,产生健康问题。这个道理几乎每个成年人都懂,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吃出来的身体问题呢,在这个因果链条里,食物反而是最无辜的。吃素还是吃肉,任何倾向都能讲出好处,和被挑出毛病,关键还是在于,能否有健康意识,能否了解到身材走样其实是自我意识失控了。吃素却可避免很多健康问题,而重要的一方面是因为素食没有肉类好吃,不存在沉迷的问题,一顿吃一斤土豆这种事,极少有人能够消受的。

    因为不好吃,才能做到吃到不饿就好,有效的控制身体需要的摄入量,这不是素食的功劳,也不是选择素食的人高明,这只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因果关系。我们与其在芝麻绿豆大小的事情上面上纲上线患得患失,提圣洁污秽,还不如说尊重这些实实在在的因果逻辑,它不会误会你,不保证你只吃素不生病,也不保证你吃肉一定就肥胖油腻。

    对某些人来说,只吃素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我是说即使有完全放弃吃肉的意识在的前提下。可惜我们视力所及区域只有方圆几公里而已,经常犯了狭隘的毛病。对于物产丰富的地区来说,比如梭罗当时所处的地理位置,食物来源丰富,就有了可供选择的余地,可以讨论吃素的好和吃肉的不好。可在那些气候、地理位置特殊的地区,比如草原等高海拔的地区,极地等温度极端的地区,要想吃素恐怕是不容易的,极端的环境造成了物种的单一,决定了肉类不能避免的成为当地居民最主要的食物来源,如果不吃仅有的肉和鱼,恐怕难以生存,能谈圣洁污秽吗。再往前个几百年,菜都没有被进化培育出来,您说祖先不吃肉能吃什么呢,不要说水果。

    说到湖边的爱尔兰人,梭罗始终认为这些人的生活是“一桩赔本买卖”,为了吃上肉,不得不去做苦力,做苦力又需要极大的体能消耗,不得不吃更多的肉,有限的收入又不得不投入到肉食咖啡上,就这样因果往复,陷入一个简单粗暴的循环。读到这里是让人不怎么舒服的,自食其力的方法有很多种,做出选择的逻辑也各不相同,做一个精致的食草男,还是一个粗旷的铁道工,是能够放在一起评判高下的事情吗。如果真具备辨别优劣,寻求并实现自己所喜欢的生活方式的能力,也看不出嘲笑的缘由出自哪里,是他们的水不够纯净,漂浮着杂质,还是他们的房子简陋破旧没有自己的好?“世间所有的爱,都是偏爱”,只要心里还在比较高下,就有傲慢和偏见。有时我真的会有种错觉,梭罗生活里似乎满是他看不上的傻逼——爱尔兰人邋遢猥琐,中国人愚蠢懦弱,本地人世俗顽固——沉溺于满足自己的生活,而取笑他人,如果梭罗生在爱尔兰,他会一边修着铁路,一边对同胞的生活方式嗤之以鼻吗。

    梭罗崇尚的艰苦朴素,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是以精神上接近神性,远离兽性为目标,克制自己,不要让生活陷入肤浅的追求感官需求被满足的循环。这和我们民族很多先人的生活哲学是一致的,远有曹操,近有曾国藩,他们都远远超出生存需要的财富,却追求极致朴素的生活。这些人共同点是认识到什么是人性里不好的部分,极力克制以避免精神上失足,才能做出一些事情来,在生命的早期对人性有足够清醒的认知,普通人的修行,在他们看来是理所应当和习以为常,经过日久天长的沉积,造就了普通人眼里做不到的伟大。

    “我们都知道自己内心有只猛兽,我们的高尚本性越是昏昏欲睡,它就越是清醒。它是低贱而庸俗的,或许我们无法将其彻底赶走,它就像是寄生虫,哪怕我们再健康,它也寄居在我们的身体里面。我们或许可以逃避它,但绝对改变不了它的本性”。肉欲之所以存在,源于延续生命的需要,被满足的快感深刻,让我们沉迷往复。食欲、性欲、所有的贪欲是欲望的各种形式,本质上它们是一样的,因为人活着是要追求快乐,逃避痛苦的。克制终究是有限度的,正因为我们做不到纯粹圣洁,神才成为每个文化里的的图腾。

    在亲和又聪明的今天,没有战争也没有饥荒,科技也足够让我们活着能远离原始和短视。一堆人围在一起喝酒吃肉,你不停的喝白开水吃土豆反而显得有点不解风情。谁不知道酒喝多了伤身,肉吃多了发胖呢,能够做到真实清醒更接近人性可行的极致,是为难得。诚实的面对自己,言行一致,保持价值观的从一而终,吃不吃肉什么的,知道它是怎么一回事,知道味道也是生活中的快乐;而沉迷放纵属于背叛自己,内心不想这么干,偏偏管不住自己才是可悲的,相反的,一个笑嘻嘻的快乐的胖子,也比一个人边纠结边反省边讨价还价的满足自己好一千倍。一面忍不住吃烧烤,一面又小心翼翼的吸掉油,可不像个爱占便宜的小偷么。

相关文章

  • 偏爱和克制--读梭罗《更高的法则》

    说到吃肉,大概是很多人的爱好了,尤其是烤肉,只要你不是特别饱,一想到焦香的味道和滋滋冒油的状态,嘴里就已经湿了...

  • 《瓦尔登湖》(7)光影在树间舞蹈,温柔青翠

    《贝克农场》,《更高级的法则》两章 读《瓦尔登湖》,随时被梭罗生动的语言吸引,这些对植物的描写,都是日常生活中仔细...

  • 共读《瓦尔登湖》(13)

    今天2019年5月18日,我的心灵得到了洗涤。 在“更高的法则”章节里,梭罗说,或许正是因为年少时候就喜欢钓鱼和狩...

  • 熙怡原创:德行——《瓦尔登湖》第5章有感

    梭罗在此章里提到“更高的法则”,我理解的是,德行。 从佛教的理解来定义,德行是梵语gun!a。德,乃所成之善;行,...

  • 读梭罗

    从《荒野孤舟》到《缅因森林》,我看到了有别于繁华都市的世界,那里人迹罕至,大自然以其独有的姿态屹立于世。 成片的湖...

  • 更高的法则

    吃肉其实是人类最微弱的、不绝如缕的天性,一个人要是盲目地听从这种天性的指引,那么很可能会走上疯狂的绝路;然而只要足...

  • 一人一湖一世界

    ――读《瓦尔登湖》的点滴感想 梭罗说: 只有我们醒着的时候,黎明才会到来。 梭罗说:在善和恶...

  • 最好的修行,是懂得克制 | 梭罗

    前几月,有朋友向我推荐《瓦尔登湖》,说是描述了另一种人生的活法。便找来看了。 书读罢,遂即了解了书的作者梭罗。 梭...

  • 都市隐者——读《瓦尔登湖》有感

    今天开始读《瓦尔登湖》,今天读的是“还原梭罗”一章。了解了梭罗的生平。 梭罗,生于一八一七年,美国杰出的思想家和文...

  • 从今以后,去过你想过的人生吧

    假如人们能过宇宙法则规定的简朴生活, 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焦虑来扰乱内心的宁静。 ——亨利·戴维·梭罗 梭罗的《瓦尔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偏爱和克制--读梭罗《更高的法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zzu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