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阅读第二周,发现孔子的一些价值观和我们现在所“以为”的、影视里面演绎的大不相同,不知儒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腐儒的?
1、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悔也。
凡是自己拎着十条肉脯来拜师的,我没有不认真教的。
不在乎拜师礼的轻重,主要是个仪式,人家不想学,别非要去教。
但真心想学的,肯定舍得交学费。学费都不想交,那学习的诚意有多少。
2、不愤不发,不悱不发。
不到时候,就别教。
3、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有人用我,则将此道行于世,没人用我,便将此道藏于身。
学会放弃。
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不符合自己志向的富贵,得不到真的快乐。
5、子不语怪力乱神
只讲日用常行,不讲怪异神迹;立身处世,不靠力气大;只讲正面教材,不讲反面教材,怕学生跟着学坏;只讲人事,不讲神话。
6、历史没有真相。只有每个人自己的心相(所谓的真相)。
7、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在某一件事上和圣人处理相同,那就是一时的圣人。
8、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道理大家都懂,但未必做得到。
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做好当下,没必要过分忧虑。这就是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