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对一些高考生来说,真是一个黑色的日子。之前高考结束就有很多考生吐槽说,数学是有史以来最难的一科,语文的作文也不简单。一时间抖音、各种公众号、微博里关于数学很难的信息铺天盖地,这个话题说的人多了,就在许多人的思维里埋下了一个这样的信号:今年高考数学题很难,尖子生都考哭了!今天成绩一放榜:广东本科最低线历史类437分,物理类445分,许多人看到这个成绩直呼太高了,今年试题这么难,为什么分数还这么高?是高校要压缩招生吗?是要把人往职校赶吗?各种猜测、各种抱怨充斥网络。抱怨归抱怨,孩子分数考差了,形形色色的家长却上演了,来看看我们学校的两位家长对待孩子高考分数不同的态度。
A老师的女儿高考分数398分,平时她女儿在班里都是前十名,省一模的时候都是490分左右,这次一放榜,成绩下降了近百分,A老师心理受不了了,在我们面前不停地抱怨:“我女儿这次考这么差,真是气死我了!考前经常晚睡,学习没有规律,说也说不听,现在好了,连本科的边都没有沾到,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啦!”我们安慰他,高考谁也说不准,各种因素都有,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要过于责怪孩子。A老师说:“学校老师也有关系,高一那批老师还不错,到了高二却无缘无故换老师了,有几科的老师孩子不喜欢,又听得没兴趣,后阶段干脆放弃了。早知道不在这所学校读了,真是误人子弟啊!”A老师从抱怨孩子到抱怨学校、抱怨老师,言语中充斥着不满和愤怒。这类家长估计也占了相当一部分,他们从来不检讨自己,孩子一出现问题就把责任归因到孩子或别人身上,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从这件事情上来看,A老师在孩子面前也做得不怎么样,没有起到一个榜样、示范的作用。一味地要求孩子要达到什么目标,根本不知道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B老师的儿子也高考,成绩考了380分。B老师说:“孩子的进步很大,这个成绩我很满意,虽然没有上本科线,但这段时间孩子很努力,这个分数已尽了他最大的努力,这比考上本科的意义还大。”B老师眼里看到的是孩子的努力和进步,并不是只盯着分数看。据悉,B老师每晚在家阅读、写作,儿子耳濡目染,学习也不敢懈怠,B老师对孩子只有鼓励,出现问题从来不责怪孩子,而是帮孩子找出问题的原因,接下来努力的方向在哪里,这才是真正的家庭教育。B老师说:“我对孩子说,恭喜你,考了这么多分,比你一模成绩高出了七八十分,这非常不简单,这是看得见的进步,孩子听了很不好意思,对我说,你满意,我自己不满意,我还可以考得更好的。”
两位家长,对待孩子高考后的成绩是两种不同的态度。哪一种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帮助,我想读者一看就知道了。成才的路有千万条,不必局限于高考这一条路。孩子努力过、拼搏过,不管什么样的结果,我们都要摆正心态,换位思考一下,孩子接到这个成绩,其实他们心里已经够难受的了,我们做父母的不应该再在人们伤口上撒一把盐,这样只会把孩子推向相反的一面。
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总有人被挤下水去的。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孩子努力,不管什么行业都可以做出不一样的成绩,在各行各业中,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如果高分低能,那只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高考的输赢只是一时的,而非一世的。好的父母,永远是孩子一生的摆渡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