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到一些词,顺势而为,顺应潮流等等。大形势、潮流可能是大家在某一时段的一个趋势追求,一旦成一种潮流,大家都会争先恐后去跟,趋之若鹜。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有跟潮的本能和冲动,至于跟上跟不上,则会有许多主观客观因素在起作用,由不得自己,但都去努力做了,共同参与到其间,也算是弄潮儿的一份子了。
就拿现在家长最关心的孩子们的上学问题,上什么样的学校到哪上学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在城里居住的家长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可以就近把孩子送到城里相对比较优秀的学校去,享受优势教育资源。还有一部分家长则不满足于眼下的就学现状,眼光看的更高,想办法把孩子送到市里的学校去。听说市里的家长有人送孩子到省里去上学,省里的家长还有人把孩子送到京城去。现有的一级不满足于现状,看到的是更高的一级,一层一层往上撵,还真有家长对国内的教育也不满足,把孩子直接送到国外去(大概这是往上看到的天花板了吧,再高就要出地球),前段时间新冠病毒在国外肆虐,想回家找安全的孩子们订包机才让我们看到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这样一种对更高一级优势教育资源的追求就形成了一种潮流。
这种潮流豪无意外也在影响着乡镇农村。近些年在乡村的家长,越来越多的把孩子送往城里去上学,有人是在城里买了房子,有人是城里务工,还有些就纯粹想让孩子到更高一级的区域里去上学,寄宿在学校或是辅导班里。城里的学校或是民办的学校不但人满为患,还更以大班额而头疼。虽然离家远,但乡村学生人也享受了城里人才有的优势教育资源,跟上了这个潮流了。
随着这样的潮流下来,其结果就是城里不断扩充学校就学学位,但仍跟不上家长和学生送学生上学的需求,学生往一个方向大量流动,另一个现状就是乡村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少。
老师也是这样,往城里去,往更高一级的区域去,许多老师都有这种想法,事实上在下面成长成熟的老师也在不断往城里学校里补充。想去城里,想去优势学校,就成了潮流。
跟潮是梦想,但也有跟不上的,只能望潮兴叹,期盼教育的公平。优势学校需要做,薄弱学校也要扶,让那些跟不上的学生也能享受教育的资源,因此现在大力推进的教育均衡,让所有的学校共同发展,让所有的人都能进入到自己满意的学校。这样的工作就是逆向潮流的,用巨力延缓大潮的走向,给更多的人都有公平学习的机会。既然是逆向潮流,真做起来是不容易的,想办法扶持薄弱学校的同时,就要挡了部分跟潮人的路,就要推了许多人的人情, 不推不挡,听之任之,那教育的均衡发展就只能是一句空话了。逆势而为,也是一种坚定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