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去过很多地方,吃过很多美食,见过各种各样的人,也经历过各种各样的事。累了倦了的时候,唯一想回的只有那个小山村。
那里没有高耸的楼房,没有精致的菜肴,没有干净明亮的餐厅。有的是烟熏火燎,黏黏糊糊的一锅乱炖,一桌子摆不下的家长里短。
最大的社交活动或许就是赶大集。农历逢一六的大集,将周围零散村落里的人们聚集在了一处小小的空地上。
说是大集,平时人也不多。只有在节假日特别是过年前出门工作的人们回到村里,才会将整片集市填满,甚至溢出到附近的街道上。
大集上面积最大肯定是卖菜的摊位,自己地里种植的时鲜蔬菜,一早收割,到集市上,叶子上还带着清晨的露水。水果摊也开始与时俱进,不再局限于当地的水果,一些南方水果甚至外国的水果,也开始出现在用水泥和石块砌成的货摊上。
衣服和鞋子虽然是一些没什么质量保证的地摊货,但价格实惠,老人们穿着也舒坦。玩具摊更是聚集了各种各样的仿制品,明显就是从有着北方小义乌之称的临沂批发来的。
再有就是生肉摊,鸡鱼摊,熟食摊等。
赶大集一般都会赶一天。午饭就在大集上应付一下。对于孩子来说,与其说是应付,不如说是解馋。平时不让吃的炸鸡柳、吃不到的鸡翅包饭、只有集市才有的肉火烧……大人们喝完鸡蛋汤,吃个烧饼,孩子们吃的满嘴流油。
一个桌,几张凳,一盘熏豆腐,一勺烩白菜,配上熟食摊切的半斤猪头肉,烧饼摊刚出锅的火烧烧饼,几碗丸子汤,一桌人吃完,不过几十块钱。
傍晚集市散集,人们用各种交通工具将一天的采买运送回家。集市又成了一片空荡荡的地方,只剩下空中还没有散去的烟火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