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4.10
《新家庭如何塑造人》,这是萨提亚的奠基之作。萨提亚出生在1916年,在1988年的时候去世,她被人们称作“每个人的家庭治疗大师”,现在全世界有很多人在学习萨提亚的心理治疗和家庭疗愈的体系。
![](https://img.haomeiwen.com/i8128588/35ebfda18a34bcc8.jpg)
萨提亚的目标就是希望能够帮助每个人成为内心和谐的人,我们不仅仅是要过日子,我们是要过得内心和谐、内心舒畅,整个关系都能够理得顺。所以,她在开篇讲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隐喻:整个一个家庭就好像一艘大船,在水面上航行,当我们感觉到有很多不知道的事情的时候,那个所谓的“不知道”,会让我们的家庭置于危险之中。你的孩子跟你的关系越来越糟糕,你不知道;你和你的爱人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你不知道;你的老人被忽略了,你不知道。这都是发生在整个家庭系统内的东西,我们得要学会去了解它。
一个健康的家庭系统有关的主要是四件事。 第一个,叫作自我价值感,一个人对他自己的感觉和想法被称作自我价值感,这个家里每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的水平如何,这个很重要。
第二个东西,叫作沟通,我们把人们之间传递信息的方式叫作沟通,我相信大家都认同沟通也很重要。
第三个,就是家庭系统。“人们遵循着他们应该如何去感受和行动的规则,这些规则最终发展成为我们所称的家庭系统。”
第四件事,就是这个家与社会的联系。“人们与其他人及家庭外的组织发生关系的方式,我们称之为社会的联系,家庭是一个人发展出这些特点的一个环境,成人扮演着塑造者的角色。”
我们通常看到一个家里会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和状况呢?首先是自我价值感很低,家里的成员经常动不动就发脾气,发脾气其实就是自我价值感不高的一种表达,我觉得我被忽略了,我觉得我被侮辱了,所以我很生气。还有沟通间接、含糊、不真诚,就是说的东西都不清楚,大家都不明白对方是什么意思,也不愿意去尊重。
而健康的家庭是什么样的?“自我价值感很高;沟通直接、清楚、明确、真诚;规则富有弹性;又很人性化、恰当而且可变;与社会的联系是开放的、充满希望的,是在选择的基础上建立的。”
我们就先说什么叫自我价值。萨提亚经常会问别人:你的罐子满吗?什么是罐子呢?他们经常用罐子来比喻自己的内心,问你的内心满不满。这个“满”和我们中国人理解的自满是不一样的,跟我们说“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是不一样的。这里的“满”不是那个意思,这个“满”是你心中有没有自尊,你觉得自己的状态是不是充满能量的,是不是满意的,你觉得自己是不是一个有价值感的人,是不是被爱。
在家庭当中处理压力的时候,通常会有四种错误的模式,这个是萨提亚理论的核心。第一个叫作“讨好型”。你做一个姿势就明白了,讨好型是单膝跪地,然后一只手向上,看着对方,这个姿态叫作“讨好型”。还有一种人叫“指责型”,就是在家里边,什么时候他都会站出来骂人。“指责型”的那个姿势很简单,一只手叉腰,一只手非常凶地指着对方,我相信大家一定见过这样的人。第三种人叫“超理智型”。超理智型的那个姿态就是坐在那儿,僵化的,脖子是硬的,然后跷着二郎腿,就这样把自己严严地保护起来,浑身都是一种收缩的样子。最后一种人叫作“打岔型”。打岔型的人身体姿态是扭曲的,身子朝这边,腿朝那边,整个身体都不舒服,扭在一团。
这四种做法都不对,不对在哪儿呢?这四种做法的核心,用一句话来概括,共同点就是“心口不一”。他想要表达孤独,他想要表达无助,表达不出来,他表达的是愤怒;想要表达和解,想要表达做贡献,可是他表达出来的是讨好。这就是心口不一,我没法坦然地、准确地去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
总而言之一句话,“我要告诉你们的就是让一切首先从你的家庭开始”。
感悟:听完萨提亚的《新型家庭如何塑造人》之后,更深一层的感悟到一个和谐的、健康的家庭关系的重要性,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家庭需要成长,父母需要成长,孩子更要成长,作为父母,尽可能多的给孩子提供丰富的家庭环境,将有助于更好的塑造人。在这部书中,还论述了家庭遇到的十种危机,或者十个挑战,以及指名了老年人的生活该怎样更有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