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伯伦说"忘记,是自由的一种形式。"总有一天,你会慢慢地学着去平静地接受每个人的到来和离开,学着接受每一份感情的巩固和崩塌。
爱情真的会让人变成惊弓之鸟,小心翼翼和不安全感有时就是失去的前兆。所以不要把全部的精力都搭在爱情上,以免它消失的时候,你会输得一干二净。
哪怕你再爱一个人,你都不要忘了留一丝理智。因为生活不止诗和远方,还有无常的岁月里无常的感情。痛快地放下,不能说明爱得不够深,而是应该庆幸,在爱着别人的时候,你仍然没有忘记爱自己。
以上这段文字是我学习有声演播课,老师朗读的示范稿。
没想到在这里也能遇到这么治愈的心灵鸡汤。
这样的感慨像黛玉经过梨香院偶尔听见戏班传来的唱曲:“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时,不禁叹道:原来戏文里也有好文章一样。
再结合我在给孩子们备课时读到刘禹锡的《秋词》后,心中的悲寥和寂寞,失望和悲观之感竟然找到一点释放的出口,目光被那只独特的、孤单的凌云⽽飞便冲破了秋天的肃杀的鹤所牵引。它不仅为⼤⾃然展开了别开⽣⾯的一面,也使读到的人精神为之抖擞。
这只鹤是不屈志⼠的化⾝,奋⽃精神的体现。⼈果真有志⽓,便有奋⽃精神,便不会感到寂寥。这正是作者赋予这首诗的主题思想。
《秋词》是作者被贬朗州后写的。被贬朗州以后,他就开始了长达23年之久的贬谪生涯。
可以说,刘禹锡是在最沉沦落魄的时候,写下了最乐观昂扬的诗句。
另一个和刘禹锡有着相似经历的是大文豪苏轼。他们一生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但无论他们被贬到哪儿,都能安然适之,安然处之。他们用自己的笔和赤子心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永远洋溢着乐观豁达的心境。
作为读诗的人,不论是读刘禹锡的《秋词》,还是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多多少少被他们身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所感染和熏陶,给心灵注入一股清流活力。
是不是意味着,我与自己与世界和解了。
从此,一切愁苦将离我而去,一切执念将随云而散,把投放于星辰大海的目光收回,转向自己的身边的人和事,做最简单的自己。
闲暇之余,看看花怎么开,水怎么流,太阳怎么升起 ,夕阳何时落下。“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样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
感到疲惫了,就到书中邂逅有趣的灵魂,经历有趣的事情。
就这样渡过余生,努力做快乐的事情,让自己成为一个宁静而又快乐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