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儒释道 - 读书小记

儒释道 - 读书小记

作者: 人在旅途_Amber | 来源:发表于2018-04-08 20:59 被阅读49次

    今年没有像过往那样兴之所至的读书,而是相对系统的读了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书。说到传统文化,离不开儒释道三家,于是边读边把自己的思考和疑问做了一些笔记。

    1. 儒家文化

    儒家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的正统,不管是否愿意承认,经过几千年文明的洗礼,儒家思想已经渗入到了我们的血脉当中。在中华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儒家文化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但也有广为诟病的地方,即不讨论人生的终极问题,以及其实用主义精神。

    人的一生中,或早或晚,我们会问自己那几个著名的终极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人为什么活着?什么是死亡?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儒家对此并没有提供很好的回答。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为这个问题的讨论划了一个句号。儒家历代的圣贤,不可能没有考虑到这些问题,但为何从来没有一位对此做出批注或解释?这是阅读过程中的一个疑问。

    我们民族有一个颇为明显的倾向,即实用主义。如果需要做一件事情,或者学一门课程,首先问的问题是 - 这有什么用处?这或许和儒家教育分不开的。中国文化的主流是儒家文化,过于关注国家、社会、家族的层面,很少关注个人的精神层面。它主张的道德,是为社会的稳定服务的,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在当时的经济社会条件下是有一定意义的,人的精力有限,必须先在恶劣的条件下生存下来,才能考虑其它;而在现代物质文明建设极大丰富的情况下,如果过多考虑实用主义,或许人生会错失很多乐趣,毕竟,很多精神层面的东西,并没有太大的实用价值,但却是真正重要的。

    儒家占据正统地位长达千年,因此我们的课本中,节选的儒家的著作也是最多的。即便如此,相对于整个文明传承来说,依然显得不足,比如《大学》和《中庸》几乎没有涉及到,包括“三纲领”和“八条目”;而儒家思想的传承,从孔孟到董仲舒,再到两程和朱熹的理学,以及王阳明的心学……都没有介绍。诚然这其中有一些思想和理论不符合现在时代的发展,而心学涉及到唯心主义,恐怕也是不愿意纳入教育的原因之一,不过完整的梳理一遍儒家思想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对全面理解儒家文化还是大有帮助的。

    2. 道家文化

    道家文化在我们的教育中更少,除了庄子有少数代表作被收入了课本,其它基本没有涉及。老子的《道德经》,以极少之语,蕴极深之义,使每个汉字重似千钧,不容外借,成为无可辩驳的天道,无须任何解释、过渡、调和、沟通,达到圣哲的高度。《道德经》中有太多耳熟能详的名句,而其蕴含的深意,直到今天依然有积极的意义。《道德经》八十一章,没有任何一篇被收入课本,也是颇为费解的。

    我的理解是,目前我们的教育侧重于实用,侧重于现代文,这也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毕竟现在工作中并不需要使用古文。翻了一下上海市的中学语文课本,对比我们当年,进步是很明显的 - 删去了不少没有意义的洗脑文,世界名著的比例增加,甚至当代作家的一些哲学作品也被收录其中,比如周国平的文章。即便如此,依然觉得无论从语言还是内涵的角度,《道德经》没有收入,还是遗憾。

    说到《道德经》,不得不提一下《周易》。传说上古伏羲氏始作八卦,中古周文王扩展到六十四卦,近古孔子作《易传》加以注解。我国古代《易经》有三本,流传至今的只有《周易》,包括“经”(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占卜之用)和“传”(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称为“十翼”)两部分。易经被称为群经之首,群经之始,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诸子百家的开始。

    《道德经》中有不少思想来自于《周易》,而初步了解《周易》之后,才明白平时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来源,以及《射雕英雄传》中,“潜龙勿用”,“飞龙在天”,“亢龙有悔”的出处。

    3. 佛家文化

    儒家和道家可以说是中国的本土文化,而佛家比较有意思,作为外来文明,最终却成为我国三大传统文化之一。

    如果说对儒家和道家文化还略有所知的话,对于佛家的认识,少到让人汗颜的地步。毫不夸张的说,在接受了我国高等教育之后,我对于佛教的了解,仅限于“因果报应”“佛法无边”“普渡众生”等词语;大部分的佛教知识,来源于《西游记》,甚至《圣斗士星矢》(沙加是佛陀转世)。由于《西游记》是后人编撰的小说,当中对佛家的解释很多是与真正的佛家思想不符的,这也造成读者对佛家思想的误解。

    本次学习了佛教的基础知识之后,最大的收获是两点:

    1)了解了佛教的发展过程

    佛教自印度创立,可分为原始佛教、部落佛教、大乘佛教和密教这几个阶段,其中最重要的一次变革,是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佛陀由人变为神,追求的目标由个人解脱上升为普渡众生,修持的方法由隐遁禁欲变为面对现实,理论学说从固守教义到进一步发挥。12世纪末到13世纪初,以那烂陀寺和超岩寺的毁灭为标志,佛教当时被驱逐出印度。

    佛教进入中国的道路是颇为艰辛的。目前公认的传入中国的时间大约是两汉时期,但由于佛教与儒家在很多观念上是冲突的,传播和发展并不顺利。早期佛教的传播以翻译佛经为主,包括东汉时期的安世高和支谶,三国西晋时期的支谦和康僧会。

    东晋时期玄学的兴起给了佛教一个机会,不少名僧和名士清谈佛理,如支遁;鸠摩罗什的入华,推动了佛经翻译及佛教传播。朱士行和法显西行求法,促进了交流和发展。本土高僧努力调和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矛盾,道安提出“不依国主,法事难立”,慧远写了《沙门不敬王者论》《三报论》等文章以使佛教能被中国广大民众所接受。

    经过几代高僧的努力,南北朝和隋唐时期,佛教终于走向繁荣,从外来文化转变为主流文化,学派林立,如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净土宗,禅宗等;佛教文化上也从照搬印度而转为有中国自己的创新和见解。宋元明清时期,佛教已经完全融入中华文明,成为三大传统文化之一。

    2)了解了佛教的基本概念

    佛家四谛是指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苦谛是人生的本质,人生八苦包括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蕴。集谛是痛苦的根源,佛教有十二因缘说和业报轮回说。灭谛是理想的境界,佛教的最高境界是涅槃,也译为“灭”,译为寂灭,灭尽贪欲。道谛是解脱的途径,包括八正道,三学和六度。

    三法印是指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一切事物因缘和合而生,受条件原因制约,出于生起、变异、坏灭的过程中,迁流不息,无常性,无自性。佛教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解脱人生之苦,解决的办法是灭尽执着。

    这里纠正了我的一个错误观念是对佛祖的认识。看《西游记》的时候,对佛祖的印象是佛法无边、佛光普照;但事实上,佛祖不是神,而是人,只要通过修行达到寂灭的境界,就可称为佛。佛依然是人,只是已经明心见性,勘破生死轮回,从而来去自如,坐脱立亡,生死自在。

    4. 读书小结

    1)儒释道的相似之处

     西方宗教往往创建一个万能的神,世界是神造的,人的命运也是由神决定的。除了神的恩赐,人是没有能力拯救自己的。而中国的儒释道三家,虽然各自的理论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不承认万能的神,追寻的最高境界是普通人通过不懈的修行和努力,也可以达到的。

    佛教否认万能神的存在,认为一切都是由心创造,由因缘因果决定的。人的身体、语言和思想行为,直接决定了生命的未来走向。修行就是为了摆脱迷惑,开发自我觉醒的力量。一旦明心见性,自我觉悟,灭尽执著,就可以达到最高境界 - 佛。

    儒家的观点是“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按照儒家的修行方法能做下去的,便可达到最高境界 - 圣贤。

    道家和道教是两个概念。虽然老子被供奉为道教始祖,但他从来没有提出过炼丹渡劫飞升的理论。“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概念,是宇宙万物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是世界的本源。如何修炼“道”?老子给出的回答是:“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能遵循“道”的,便是最高境界 - 圣人/道士/真人。

    对于我们来说,从小到大接受的是无神论和唯物主义教育,儒释道三家通过自我修炼从而成佛、称圣、得道的理论,比起西方宗教崇拜万能的神、由神决定自己的命运的理论,更能为大家所接受。

    2)终生学习的必要性

    这次系统学习的结果,一是让我意识到自己的知识薄弱到什么程度,太多自己不了解、但应该了解的领域;二是体会到不同时期的学习,目的、方法和感受大不相同。

    举个例子,李白的诗我们从小就背诵,然而背诵的目的是为了考试。终于有一天我们不是为了考试而诵读李白的诗句时,才真正体会语言、意境以及瑰丽的想象之美,由衷的感慨 - 李白不愧为绝世天才。非常赞同一个观点:雄浑盛唐有了李白才完整,如果没有他,整个大唐盛世都要失色几分。以一己之力,影响到整个时代在历史上的评价地位,纵观我国五千年历史,这样的人寥寥无几,而李白必是其中之一。

    另一个例子是曹操。我们一直把他当做政治家和军事家看待,然而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亦是让人叹为观止。“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所写的,是浩瀚宇宙,是深邃的人生,伴随的是开阔的格局和气势;就文字本身而言,笔墨干净、朴素、凝练,比起历史上的文学家们,也毫不逊色。

    在重温“以丰神情韵擅长”的唐诗和“以筋骨思理见胜”的宋诗时,偶见一诗,颇为喜欢,与君共勉。

    万木荫中一草庐,

    溪风山月弄清虚。

    主人静坐心无物,

    读尽人间未见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儒释道 - 读书小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agm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