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 般若品》中有这样一段:
【善知识,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般若”,是一个难以意译的梵语,汉语可理解为“大智慧”,但又不止于“大智慧”,玄奘法师在翻译《心经》时保留其本来含义。
一切处所,包含一切空间;一切时中,包含一切时间。佛教里,时中即为“世”、空间即为“界”。“世”和“界”构成二维时空,无边无垠、包罗万象。
“常行智慧”,知识是学到的,但智慧不是学到的。从知识转换为智慧有个过程,那就是“知—行—智”,已学到的知识通过自己的践履实行,得到体证后就会产生智慧。佛家修行重在“行”,念再多的佛经、研究再多的佛学知识都是虚妄,重要的是否能做到“菩萨行”。
不仅如此,儒家也重视行。心学大家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另外,《论语》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习”不是“温习”而是“践行”之意。“習”,“白”上两只翅膀,元戴侗《六书故 动物》中说:“習,鸟肆飞也。…引之则凡数数扇阖者,皆谓之習”,《说文解字》称“习,数飞也”,故“習”本义为“雏鸟试飞、践行练习飞翔之技”。学知识固然枯燥,但不断践行、并转换成智慧,这就“不亦说乎”了。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意为“一念觉即是佛,一念迷即凡夫”。在本品后面有“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之经文。告诉我们,凡夫与佛、迷与觉是“不二”的,如硬币的正反两面,翻到这一面是“迷”,翻到另一面就是“觉”,但翻来翻去还是那枚硬币。硬币本身没有变化,变的只是它呈现的面相而已。
王阳明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善恶在于一念之间、迷悟也在于一念之间。所以心念的调整和控制是人修身养性至关重要的事情。
“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这段话字面上好理解,意似“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说明光说不练、知而不行的人并不是真的修行。同时,佛家讲“向外看是迷雾;向内看是觉悟”,不向内心去求证自性般若,是无法悟出佛法的究竟。
这里提到的“真空”,不是物理意义上的“真空”,指的是既不执著于万有,又不执著于空无的状态。我曾写过一段文字:执迷不悟,执则迷,迷则不悟。起于执,终于不悟。执有二端:俗世人,执于万相,迷于万相;出家人,执于虚空,迷于虚空。子曰:“叩其两端而执其中”,故唯有守中持正,破执解迷才可大彻大悟。
佛家的“真空”状态就是这种“叩其两端而执其中”的状态。既不偏执有,也不偏执无地“非有非无”,不刻意地去追求某种表象的状态,心无所住;同时“亦有亦无”,可以有中无、也可无中有。举个例子,豁达大方、心胸宽广的大富豪即使身缠万贯,能看空所有的财富与资源;一贫如洗、身无分文的乞丐心中可能存留着别人所没有的自由与幸福。
现实中不管是有还是无,只要你的心念不住于有或无,精神上就是自由的,你就是处于“真空”状态。
2017/2/25@撄宁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