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冬至~“九九消寒图”

冬至~“九九消寒图”

作者: 熊啊熊熊啊熊 | 来源:发表于2018-01-02 20:23 被阅读0次

        “九九消寒图”有三种图式,分别为文字、圆圈、梅花三种。

时历演算

产生和流传

        关于“数九”的习俗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公元550年南北朝时期梁朝宗懔所着《荆楚岁时记》,“九九歌”的产生和流传由来已久。到了明代,又在士绅阶层产生与发展起:“画九”、“写九”的习俗,使数九所反映的暖长寒消的情况形象化,不仅是一项科学记录天气变化的时间活动,也是一项有趣的“熬冬”智能游戏。不管是画的还是写的,统称作“九九消寒图”。

画九与写九

        就是从冬至这天起,画一枝素梅,枝上画梅花九朵,每朵梅花九个花瓣,共八十一瓣,代表“数九天”的八十一天,每朵花代表一个“九”,每瓣代表一天,每过一天就用颜色染上一瓣,染完九瓣,就过了一个“九”,九朵染完,就出了“九”,九尽春深,也有不用颜色染而直接在花瓣上用文字和符号注明阴晴雨雪的画九。

        写九,是清代开始出现的,首先是在宫廷内实行。就是选每字九画的九个字,每划代表一天,每字代表一个九,九个字代表九九八十一天。用双钩空心字体画到一张纸上,每过一天,用色笔填实一画,然后用笔蘸白色在这一画上填写当日阴晴雨雪。填完一个字就过了一个九,填完九个字,也九数完了九。如常用的九个字是“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垂"字与"风"字是繁体),连成一句话,还能表现出人们熬冬盼春的急切心情呢。

        还有认为了手续简便,先在一张纸上画九个大方格代表九九,再把每个方格分成九个小方格,共八十一个小格,每个小方格代表一天。从冬至日起,每过一天,便在一个小方格里用色彩、符号或文字注明天气的阴晴雨雪和起问,每填满九个小格,就过了一个九,填完八十一个小格就出九了。

汉典解释

旧俗冬至后八十一日之计日图。简称“九九图”。

        杨允孚《滦京杂咏》卷下:“试数窗间九九图,馀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徧无馀白,看到今朝是杏株。”原注:“冬至后,贴梅花一枝于窗间,佳人晓妆,日以臙(yān,胭的繁体)脂图一圈,八十一圈既足,变作杏花,即回暖矣。”

        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

        徐珂《清稗类钞·时令类》:“ 宣宗 御制词,有‘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二句,句各九言,言各九画,其后双钩之,装潢成幅,曰九九消寒图,题‘管城春色’四字于其端。南书房翰林日以‘阴晴风雪’注之,自冬至始,日填一画,凡八十一日而毕事。”按,旧俗以冬至为入九,九九足,则春风送暖,寒意全消,故有“九九消寒”之谚。

相关文章

  • 九九尽,春已归

    01九九消寒图 九九消寒图,中国岁时风俗。从冬至那天起就算进九了,在冬至中国民间有贴绘九九消寒图的习俗,消寒图是记...

  • 冬至~“九九消寒图”

    “九九消寒图”有三种图式,分别为文字、圆圈、梅花三种。 时历演算 产生和流传 关于“数九”的习俗的...

  • 20181222小西妈双语工程1604期95号Ann打卡

    今天冬至节,听了冬至节的故事,吃饺子、唱九九消寒歌,做了九九消寒图,讲了新年到就是生肖猪年了。一起看了昆虫的世界,...

  • 冬至和九九消寒图

    今日冬至,一年二十四个节气的最后一个。冬至来临意味着寒冬也将达到顶峰。 今天学到了《数九消寒图》的一些知识。不得不...

  • 消寒图的文化价值

    “九九消寒图”的文化价值 “九九消寒图”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思想和观念,是我国文化传承的手段和途径。 “九九消寒图...

  • 冬至 || 九九消寒始

    冬至,亦称冬节、长至节、贺冬节、亚岁等。因为从这一天开始,白昼便一天天的长了,“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

  • 九九消寒图

    今日惊蛰,在群里看到群友发的一张禅绕数九图,从一九到九九,共九个字--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每天写一笔直到九九八十一...

  • 九九消寒图

    ❤️焦点·智慧父母课堂【肖丹分享第179天·运动第169天·读书第19天~2019-12-23】 今天知道了一个传...

  • 九九消寒图

    九九消寒图,中国岁时风俗。 从冬至这一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转过年的惊蛰后六天,共计九九八十一天...

  • 九九消寒图

    牵手温度融化一颗星星( ̄∀ ̄) 心房开放种上弯弯月亮 下雨融化排列一盒爱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冬至~“九九消寒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aiq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