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建筑

作者: 滑铁没有卢 | 来源:发表于2021-08-08 23:08 被阅读0次

    隈研吾这本《负建筑》,是新世纪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反思,他在本书的序言中写到:有没有可能建造一种既不刻意追求象征意义又不刻意追求视觉需求的浇筑?正是在这种悲观氛围中,我也下了一系列文章,也由此诞生了这本书,并取了一个莫名其妙的书名——《负建筑》。

    这种悲观的氛围,显然是对建筑终极宿命的无助感,在大的方面,这也凸显了人类的终极宿命。人类越来越困在自己的系统里面,追求更极致的体验,更有视觉冲击的物质。

    工业化和城市化就是这种宿命的脚本。为了降低边际成本,人类拼命集中在一起,建造更多的住房。在满足基本的物质欲望以后,对建筑有了新的需求,那就是象征意义和视觉需求。城市已开始变得膨胀,人还是在往城市聚集。城市的建筑越来越高,越来越充满虚无的意义,其根本的居住的属性反而弱化了。

    隈研吾认为这种追求的根源来自于二战后的政策导向,一是让个人欲望膨胀的住房贷款政策,二是更大空间下扩大人类欲望的凯恩斯主义。

    作为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柯布西耶在其著作中发出“是建筑还是革命”的拷问,毫无疑问,柯布西耶认为现代主义建筑是一场全新的革命。但这种革命在欲望膨胀的政策导向下,极具讽刺的变成了最主要的保守主义。居者有其屋之后,每个人都埋头在自身的欲望里面。

    隈研吾谈到的这种象征意义和视觉需求,在现在的农村可以说是泛滥。农村老家的土豪,衣锦还乡之后,免不了要做出一套别墅,但所能看到的别墅千篇一律,永远都是大理石,汉白玉,封闭式院落。仿佛就是明写着:我是土豪,我家里有点钱。这种视觉需求,是建筑的失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负建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ajav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