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公贏渠梁为了变法图强,打出求贤的大旗。秦孝公许诺:能出奇计强秦者,与之分土。卫国贵族商鞅于是入秦变法。
商鞅在颁布变法令之前,把一根10米长的木棍立在首都栎阳城的南门,下令说:“把它扛到北门的人,赏10两黄金。”大家都不相信。商鞅又提高赏金为50两。一个好奇的青年把它扛了过去,果然如数得到赏金。商鞅的这步妙棋,让秦国人对他产生了极高的信任。这便是著名的徙木立信。
接下来,商鞅就颁布了自己的改革措施:
一、颁布《秦律》,要求人们遵守礼仪,父子、兄弟、姐妹不能同睡在一个炕上,必须分室而居。
二、统一度量衡制度。
三、编制户籍,10家编为一组,互相勉励生产和监督行动,一家犯法,其他9家有检举的义务。而检举本组以外的其他犯罪,跟杀敌的功勋一样,有重赏;藏匿犯人,跟藏匿敌人一样,要重罚。
四、规定每一个人都要有正当职业,游手好闲的人,包括世袭贵族和富商子弟,如果不能从事正当职业,一律当做奴隶,送到边疆垦荒。
五、其他国家的人,凡愿意到秦国从事垦荒的,9年内不收田赋。
六、鼓励生产。耕田织布特别好的,积存粮食特别多的,免除赋税和劳役。
七、一家有两个成年男子的,必须分家。
八、人际间发生争执的,必须诉诸官府裁判,不准私人决斗。私人决斗的人,不论有理无理,一律处罚。
九、对敌作战是第一等功勋,受第一等赏赐。只有作战有功者才有资格升迁。贵族的地位虽高,商人的财富虽多,如果没有战功,都不能担任政府官职。
商鞅的变法持续了18年,宣传更是深人人心,就是乡间妇女也能把变法内容讲得头头是道。因为变法侧重军事,所以秦国自此崛起,成为一个超级强国。
不过,商鞅的变法虽然让秦国富强起来,却给他自己带来了灾难。一些旧贵族因商革的变法失去了权力和财富,将其视为眼中钉,不断进行诋毁。秦孝公死后,继任的秦惠以谋反罪,判商鞅车裂之刑。
商鞅又是幸运的,虽然身死,但他的改革举措却被秦惠王一如既往地执行下去,为日后秦统一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实好多改革,尤其是那些自上而下的改革,都在推动着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只是改革都会触动既得利益集团(守旧势力)的利益,定会遭到这些人的强烈反对,好多改革者都是不幸的,死后好多改革措施也都灰飞烟灭,也有像商鞅一样幸运的,遇到明主,改革继续。
改革就是前赴后继,持之以恒,而不是朝令夕改。徙木立信,在于信,无信,百姓如何听之任之?无百姓,国家如何长之久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