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兵 梁冬对话 黄帝内经 异法方宜》的主要内容是:
天人合一,吃穿住行要合天理、顺世道、应风水
不同地域、不同体质的人有不同的治疗方法。
不顺应四季、昼夜变化,人就会生病。
2、每个方向位置的人容易得什么病?
东方属木,靠海,鱼盐之地。食鱼嗜咸。
吃海鱼吃多了,鱼毒热毒会积累在肠胃中,容易生疮痈。血液会变得粘稠,皮肤比较黑,皮肤腠理比较疏松。
东方人适合用砭石刮痧的方法。
西方属金,
西方人要注意两个问题:肺的问题和大肠的问题。
西方人腠理比较紧凑,肌肤也比较厚,所以外邪进不来,容易长瘤。而那些平时病恹恹的,容易感冒的,反而不容易长瘤子。
西方人容易的肠胃疾病。
西方人适合用中药治疗。
北方属水,
北方人吃奶制品比较多。容易脏寒生满病。
北方人适合用艾灸治疗。
南方属火,
南方人腠理疏松,湿气比较大,容易得挛痹,就是身体收缩得过于厉害。
南方人适合用针刺治疗。
中央属土,
生活在中原地区的人,得病不那么明显,而是左右逢源,热病也得,寒病也得,所以叫“杂病”。
中原人适合用导引按跷治疗
3、中医相关知识点:
肾亏的人有几个表现,一个是口味重,一个是对声音不敏感。
肾不好会伤耳朵,耳朵不好会伤肾。
中原人如果喝牛奶过多会出现很多问题,脏寒生满病。
心气寒,人就容易抑郁。
肝胆寒,可以用温胆汤。
肺寒,就是肺泡里面很多痰。
现在的饭店,菜单上最贵的东西,都属于甘脆肥醲,《黄帝内经》上说这全是让你肠胃腐烂的东西。
无形的“满”就是我们说的气,正常的人体内气体都在胃肠道里,打个嗝放个屁就出去了。而臓寒的人的气不在胃肠道,在胃肠道黏膜壁里,在细胞里。所以这种人平时肚子就是圆圆鼓鼓的,怎么按都不会打嗝放屁,就在那里干胀着。等到气体慢慢渗到胃肠道后,打嗝、放屁才能出来。
喝碳酸饮料,即便是喝常温也会把人的胃肠温度降到特别低。
对于身体来说,臓寒就开始长脂肪。
脂肪的作用,一个是储存能量,再一个就是保温。
喝可乐喝牛奶都会导致脂肪堆积。
臓寒不是坏事,其实它是一种蓄积起来的能量,只是你没有炼精化气的能力,化不开它。
我们要借助艾草的力量,把阳气鼓舞起来。
怎么疏肝利胆呢?就是吃一些辛散的、发散的食物。湖南人、湖北人或者贵州人都爱吃辣,其实就是针对他们吃酸过多而取得的一种平衡。
治心病,要先给他调身,先把他身体里的瘀血、痰块、寒气等东西通通去掉。
现在孩子一发烧,扁桃体一肿大,人们就说“啊,感染了,发炎了,赶紧去打抗生素”,这真是在害孩子。
我记得以前我的老师说过,如果你给家人看病,可以先观察两天,只要不出生命危险。
同样是发烧,如何分辨病人受的是寒邪还是热邪呢?一个自己要盖被子,一个要蹬被子,这大概是最简单的区分方法。
其实,男孩到12岁左右都会有一次高烧,老百姓叫“换脑子”,如果孩子的烧顺利退了,就离成人进了一步!
真正给人治病的方法,是调动起人的气血和神明,让他自己解救自己。
中医治病的,除了祝由以外,最高境界是按跷。
站桩的时候其实就是“聚气-收心-收神”的过程。
当我们提倡用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疾病时,随之而来的是什么?会砸掉很多人的饭碗。
灭活的病毒有个特点,它不能在人体内大规模地复制,被限制住了。但是如果这个病毒变异了,那还得再做新的疫苗。内因为主,外因为辅,所以说,真正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解决我们人本身的问题。
素问·异法方宜论原文原文
黄帝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
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
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
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
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洌。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
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
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瘘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蹻。故导引按蹻者,亦从中央出也。
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