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先看英国这条线: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
为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会首先发生在英国?
我们知道,当时的英国造船业发达,政府积极发展海外贸易,在贸易的同时积累了丰富的资本,也正是因为航海扩展了广阔的海外市场以及廉价的原料产地,也就是说现在的英国有钱有原料,然后呢?当然就是加工原料,变为成品。接下来就是重要的一步,找市场,也就是把产品卖出去。这时的英国有想了个招儿,“圈地运动”,我船到哪,哪就是我的地儿!就是这么任性!这么一来,它又获得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工场手工业蓬勃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增加了产量,但还是无法满足不断扩大市场需要,于是,一场生产手段的革命呼之欲出。
1765年,“珍妮纺纱机”的出现首先在棉纺织行业引发了发明机器,进行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不久,在采煤、冶金等工业部门也陆续有了机器生产。那么问题来了,你用机器的话你肯定得有“动力”啊,既然是工业革命那风力,水力这些肯定无法满足需要了。
1785年,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再次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

工业革命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机器代替手工劳动,工厂成为工业化生产的主要形式。
那么我们在这个时间段又在忙些什么呢?
此时,清朝乾隆帝在位。在经济上,清廷重视农业发展,要求北方的农民学习南方的耕种技术,并且呼吁全国人民进行种桑养蚕;军事上,乾隆在位期间,苗疆出现了大规模叛乱,清政府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去平定苗疆战场。

除了能吃饱,保持国家安定外,我们也有自己的手工业。比如清代丝织工具,织机已进一步专业化二尤其是缎机和新兴的绒机,制造较精。这个方面其实不比英国的纺织机差。但是和英国工业革命相比,我们缺乏“现代化”的动力。我们在冶金方面主要还是靠人力,打铁大家都知道吧,那得打多久才能成品啊!所以工作效率是极低的。从另一方面来看,英国有很多的工厂都是私人的,这就为更多的创新提供了可能,因为他们有竞争啊!你研究出一个机器生产效率高,质量好,如果我没有的话那就不就没有市场了吗?国家还出台政策鼓励发明,大家的积极性肯定会有所提高。
对于我们来说,还是自给自足惹的“祸”啊,那样低的生产效率在当时已经很够用了,没必要去提升,或者人们就想不到花大量时间和经历去提升工作效率。而且,自古以来我们都比较重视农耕的发展,手工业方面发展非常缓慢。我们又是个喜欢“考试”的国家,社会文化气息重。多读书,读书好,读书能当官啊,万一中个举,岂不是衣食无忧了?你看那范进,那么大年纪了还坚持考科举。对于当时的文人来说,考试当官就是最主要的选择。因为考上国家公务员后,福利高、银子多,还能赢取白富美,真正走上了人生巅峰!
其实在1792年,有英国人访华,马戛尔尼使团。要求开放港口,进行商贸,但乾隆一句:“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以通有无。”让英国人只能打到回府。

再来简单总结下,对于英国,地方小,资源紧张,“咱没吃的了,没用的了,咋办啊”,“出去找找吧”。于是,开始了航海,发现了其他陆地,其他资源,把它们拿过来,生产,加工,“东西太多了,堆积了”,“没事儿,卖到海外去呗”。于是,找到了海外市场,发现市场极大啊!“被迫”发明了很多机器,提高效率才能满足市场需求。
对于中国,地大物博啊,不缺吃不缺穿,闲暇时喝喝茶,溜溜弯,文人还要写写诗,发个朋友圈。

你看,这生活方式和社会现状就不一样。一句话,文化背景和地理条件也是造就历史的重要条件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