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激励自己每一天都能拿起笔,不把自己的爱好忘一边,特意参加日更的活动。
既然是日更,在咱天女散花的时间碎片里不可能按计划完成自己的既定目标。毕竟,计划赶不上变化。本来计划七月份完成的《换亲》至今依然拖着。虽然我也在努力日更,却不能如期每天发布《换亲》的有关章节,并尽快走向终点。真是应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至理名言了。
生活的琐碎磨掉了太多人热爱自己喜好的意志。毕竟,拼搏不一定真的会有开花结果的结果。美满终究会在看不到希望的路途的风景中改变了方向。但我认为我是能坚持住的。因为这是我为了我自己而去做的唯一一件并不是为了生活而做的最有意义、最能体现自身价值的事情。
所以,我乐意,我坚持。虽然很辛苦,但依然快乐着。
当别人睡觉的时候,我还在瞌睡的如梦似幻里追寻着我的梦想。不停歇我的手在手机上搬砖码字,却常常都是不满意的结果。睁开眼睛的瞬间并不清楚自己在大脑里曾经的停留。
虽然我也不止一次地下决心要早睡早起,把完成日更的时间改在上午或者早上,以巩固在固定的时间有固定的灵感。像村上春树那样早上五点起床,运动,吃饭,然后在固定的时间段写或许只有自己看得懂、甚至连自己都看不懂的东西。但是不行呀,咱在生气的白天、快乐又忙碌的白天、琐事缠身的白天、恼怒的白天、欢笑的白天,都有固定的事情要做。必须赚钱来养活自己和家人。所剩下的只是被这些琐碎的事情所啃剩的碎掉的渣渣,东一点、西一点的漂浮着,纵使我们有穿针引线的本领。可在此处,这些碎掉的渣渣,像太空里的碎屑,自由自地漂浮在时间的长河,难以把他们拿捏成团,供我们利用。
因此,我们总是匆匆而战。几曾何时,我也一度认为,与其每天完成并不完美如意的高质量的日更,还不如隔个两三天写一篇自己认为质量更高的文章(恐怕有好多人都是这么想的)。
其实不然。
其一,人都是有惰性的。拖了一天还会再拖一天。于是,我想起了自我上学时始终不会背也记不熟的那几句:“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皆蹉跎……”就不会时刻把写作这件事推脱成没有灵感而一再拖延。这样一年才能写出多少字呢?同时,那样松散的时刻是没有那种去完成更新的紧迫感的,整个人懒懒的。没有任何思想压力和动力倾向,傻傻的看着时间从指缝流过。
自从看了黄帆的每天都要写,哪怕只有几百个字,也不要间断之后,参加日更至今,虽然有时候很勉强,胡乱应付,仅让日更持续,也有两个多月了,感觉下笔要顺溜很多。最起码,编辑二三百个字还是不十分的生硬。所以锻炼很重要。
每天的日更,激发了我如孩子般的好奇心,几乎要等到简书打出来分数才能安然入睡。这种心思像极了小时候写作业或考试,期待老师的评判和意见。期待老师的肯定和批评一样,期待简书出现在自己名字下面的零点几几几之后,再在心里评判,“哎呀,越写越差呢,得分又是那么低。于是,又想看看得分高的简友们那些优雅、大气、深邃、贴切的文字是那么知趣地排列,感受到自己和高分文友们的差距。有时候对自己的低分不屑一瞥,只看有没有通知我今天有没有日更。让我的日更延续。
希望通过日更,让文字更贴切的组合,让文字力争达到优美流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