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和妈妈视频,她向我提及了和小叔叔一起吃饭聚会的事,顺便又讲到了我的堂妹(也就是我小叔叔的女儿)。妈妈说小叔叔告诉她,堂妹三岁的儿子现在已经是一口流利的英语了,和外婆(也就是我的婶婶)电话的时候全程无停顿的英语,她觉得不能相信,就来问我。
我告诉妈妈那是绝对的,叔叔一点都没有夸张。我堂妹什么人啊?北外的高材生啊。她又是非常注重教育的,对于孩子肯定不会放松。她这种水平,培养一个小外国人不是驾轻就熟的吗?!
但是堂妹非常谦虚,在朋友圈里张口闭口就是她们家的学渣,如果不是我了解她,一定会被她蒙蔽了。她这样的低调,在我的群里绝对可以算做“第五大金刚”了。😝
为什么要这么拼?
有必要这么早就开始学吗?
现在学了学校里怎么办?
完全可以留着以后考的呀!
这是一种家长,我已经不去回答了。有时候我搞不清楚她们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所以她们提出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一律不回答,没必要浪费时间。有家长来问我现在可以学些什么,我倒是非常乐意一同探讨的。我自己也是摸石头过河,全国的家长们一起交流经验确实不错。
还有一种家长是让我看着比较焦虑的。我的学生也占了不少,家长一直来向我汇报孩子最新的进展,我看了也不好说什么,我不敢泼冷水。在和学生的接触中,我了解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也知道家长在孩子的学习中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我这个旁观者看得很清楚,我们家长倒不一定了。
各种的文体活动,把孩子的时间占得满满的。我不是反对有体育活动或者弹琴,如果你搞这些东西,又不管学习的,我确实没什么话可以说;但是这些家长同时又焦虑学习的,我就很难受了。游泳一个星期要花多少时间?还要参加各种Meet的,有的比赛还老远的,最后有多少名次?得了名次之后能当饭吃了吗?吃一顿饭够了没?这顿饭能够撑到爬藤那天吗?游泳只是其中一个例子,其他的比如跆拳道,击剑的就更可怕了,甚至于足球,篮球和棒球都是如此。我不是说不要有体育活动啊,猫猫头也游泳的。大家拿捏花费时间的平衡点啊!
除了最近个别家长告诉我停了这个体育活动减少了那个体育的时间,还有来告诉我停钢琴的。我不知道钢琴学到哪个级别可以信手拈来直接弹奏起来,也不知道不练钢琴的人每天花半个小时是不是算是愉悦生活(更多的孩子每天半小时应该算是苦练了吧),抑或每周半小时是人生消遣?这样的消遣会不会呈现水平越来越低的趋势?到最后彻底弹不了了?
我举这些消极例子其实是想说明这就是人的天性,人的普遍性。所以你永远都不知道那些靠体育加分进好学校的,和靠音乐加分的孩子,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有的家长说我们不要爬藤,我们进州大就好了。我担心的是到后来普通的学校都不普通了。只要有那些在前头拼搏的孩子,很被动地就是我们那些不拼的孩子落后了。
THE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