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记得李笑来的那句话——一定要近距离的去接近牛人。
原来我特别不理解很多粉丝们的追星行为,我一同学,凡是李宇春的演唱会,场场必去。
原来上课学习,我也喜欢线上的学习模式,线下课太贵太花时间。
原来的各种线下聚会,我基本不怎么参加,听他们的分享和交流还不如听几本书呢
可现在我却越来越喜欢线下的交流,更直接更真诚,有更多的思想碰撞出的火花,有更多的惊喜,人于人之间的链接更深。如果能线下见到大咖,本身就是一种赋能。另外再能亲耳听到大咖的精彩的分享,那更是收获巨大。
这个周末见到了2位牛人
01在我阅读,知识体系打造的引路人——彭小六(六哥)
在北京香蕉船书友会第23次线下读书会的后半程莅临的,短短1个小时时间,又学到了很多,最受启发的有几点:
1.PPT制作的最高心法是你的PPT呈现要有情绪
我们PPT呈现的主题是什么?我们要用相应的配色,图片,字体等去触发大家的思考和行动。
而不要去一味追求模板,板式等
我有一点点理解,还需要继续揣摩消化。
2.学习的金字塔模型
找到知识的源头,
比如“个人品牌”打造是很热门的话题,其实源头就在“传播学”上
比如我对时间管理的理解,觉得“道”的层面才是最重要的
3.价值的可视化
……
02. 007不写就出局创始人——覃杰
007不写就出局是我个人成长三架马车之一,
易效能时间管理是打造我的人生操作系统
洋葱阅读法是塑造的输入系统
007不写就出局是我的输出体系
007不写就出局是一个神奇的存在,近万人的社群,持续每周输出一篇文章,社群已经快2年的时间了,打破了社群的生命周期是3个月的说法,至今保持着一定的活跃度。
007社群是我深度参与的社群,但因为是去中心化的设计,我只有与班级本身的伙伴有较多的链接,还感受不到一个大社群的魅力。
现在覃杰开始线下的中国行游学就是一种特别好的方式,包括在做的每年一个远方的活动。都加深了007er的链接和归属感。
我也是第一次参加了007的线下活动(原来太少,各地的007之家没有搞起来)。突然有了一种三架马车备齐,厉兵秣马,战无不胜的感觉。
覃杰和军师姐姐(007的另一位核心成员)8个小时的精彩分享,受益匪浅。
有个很有意思的思考:
覃杰分享中的一个知识点,关于自我介绍的打磨,其实之前线上听过其他老师的类似的分享,但没有触发行动,而线下的分享后,我就立刻采取了行动,而且是在回家的路上就立马开始写。
这也许就是线下交流的力量。
非常充实的一个周末,2位大咖的分享,引发了我很多的思考。
线下链接就是一个更快赋能的过程,是更能触发行动的一个过程。
再次感谢。
(初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