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前小麦自西亚被带到中国,在东汉时期被加以创意,变幻成面条,卤面就落户到中原大地。
河南,中原的沃土,这里四通八达,南来北往,交融汇通,这片饱受沧桑的土地,在岁月的年轮里,在中和接纳下有了自己的饮食特色。一味卤面承载了河南的饮食特色,她让面条这种淡而无味的碳水化合物,有了浓厚的地域风味。
“中国人天生拥有无穷的美味巧思,对于美食的匠心加以勤劳的双手,数千年的诱人麦香,终究与万千味蕾邂逅在繁华灯火的每一处。而面粉也以雪白身躯所呈现的万千诱惑,让善变的味蕾欲望总能得到满足,各种妖艳而极致的美味展现,最终成为人类餐桌上最具创意感的食物,并在这人间烟火之地流传,成为舌尖味蕾的一生所爱。”导演彬歌在影视作品《食一味》里赋予了面条的妖娆。
妖娆的面条开启了我舌尖上的河南记忆,这种记忆恰恰是一味卤面。第一次品尝到卤面是在西安建国门外的安东街。那味卤面融入了多种蔬菜味道,色泽诱人,口感劲道,是一餐饭,又像一盘菜,在面里汇聚众多菜肴,但又没了菜肴的绚烂。
有时候对饮食的理解,要追溯他的根源。我相信缘份,几年后我来到了郑州,成家立业,味蕾里的疑惑在亲情浓烈的氛围里有了答案。在河南人味觉记忆里,总有一味卤面使他们百食不厌,而这种味道在每个人的记忆里又独一无二。这种味道来自奶奶从小的偏爱,来自父母亲的一顿顿犒劳。这就是家常味道,饱含亲情的寄托,最能焕起儿女味觉记忆里对养育的感恩。
每一次回郊区爱人的老家,年迈的奶奶总会蒸一锅卤面,来款待她孙女一家子的到来,当一锅卤面所剩无几时,她的笑容泛起在满是皱纹的脸上。奶奶离世,每次回家儿子姥姥总会做一味卤面,但儿子总对卤面没多大兴趣,我对这味小吃有了心结。
对于擅长厨艺的我来说,来郑州十几年蒸卤面已非常拿手。市场买来的湿细面上锅初蒸十分钟,姜葱蒜西红柿切碎,把配菜芹菜蒜薹五花肉改刀,豆芽淘净;凉锅烧油姜葱蒜爆香,下入西红柿沫炒出酱汁,加配菜配菜抄到四成熟,加适量开水,待配菜焖到六成熟放入预蒸的细面,加入适量盐、十三香、少许老抽;把菜和面搅匀,使汤汁完全收到面里后,再上笼小火蒸制十分钟。出锅后的卤面吸收了五花肉的油脂,又不失蔬菜煎炒后的清香,在油脂和蔬菜的融入后,爽口又极具Q弹。我料理的卤面,在儿子的一次次味蕾满足中,增添了许多我的家庭记忆。
每一个人对家常味道的记忆总能刻骨铭心,她在我们记忆里总有特殊的坐标。
一位卤面,千家百味,饱含浓情,不因时间的推移被人忘却,虽前生被定格,但来世却总被重重的装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