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浮躁的社会中,很多人都是快餐式的生活,匆匆地拿起、又匆匆地放下。正所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彷佛人生来就是为了生存而生活。
然而,这样的生活却显得无比冷清,没有一点人情味。平淡的生活总需要一些小惊喜来填充。总需要点仪式感,才能让生活变得有情调。
中秋节吃月饼,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春节贴对联……这些节日不仅仅是为了庆祝,还是一种节日的仪式感。节日的仪式感能让我们更好地融入欢快的氛围,它能让我们幸福感倍增。
中国人自古以来待人接物有礼,行为举止有仪,上到祭祀天地先祖,下至食宴用筷夹菜,都有规矩。亭台楼阁、灯会泛舟、敬祖奠基,古人对待每一个日子、每一件事有认真的一套仪式,才成就了生活中的雅致。
如今社会发展飞快,人们反将老祖宗宝贵的“仪式感”当成了一种累赘,觉得是毫无意义的事,还给自己添麻烦,浪费时间和钱财。
别丢了老祖宗留下的趣事,别让你的生活,输在了没有仪式感。仪式感看似表面功夫,其实最考究一个人的内涵底蕴。讲究了几千年的“仪式感”,不该被遗忘,反而应该跟着现代的节奏得到创新和传承。
对他人要有仪式感。情人节送给爱人一只玫瑰,也许她早就猜到了,但哪天下班没有预兆地送她一支,惊喜之后,她还会高兴很久。
可能孩子念了很久的新书包、新球鞋,一直说等他过生日再给他买,结果哪次他成绩有进步时你悄悄送给他,他更会好好珍惜这份礼物。
用心对待他人的快乐、为他人制造快乐,其实也是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仪式感。
对生活不要有“伪”仪式感。“伪”仪式感,就是盲目跟风别人的生活方式,不考虑是否适合自己。
比如有的人喜欢给家里订购鲜花,花香可以舒缓人的心情,花的艳丽又能让人欣赏,于是你也跟风去买,结果没有时间打理,花朵都枯萎了,花粉还引起了过敏不适。
别人的仪式感不是不可学,而是要学习他们对待生活独特的态度。我们对待自己的生活时,也要拿出这样与众不同的态度。
对自己更要有仪式感。知道怎么去爱自己,才知道怎么去爱生活。可以给自己设计一些专属的日子,比如每个月选一天只吃素食;每年给自己一趟旅行计划;每天的某个时间点,停下手头上的事去喝茶。
多在自己身上花心思,比在别人身上花心思,更容易获得幸福。活出自己的风格,走出自己的仪式,烦恼都会烟消云散,每天都能开开心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