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一条小河,就到这个叫同和的小镇。小镇的房子依山而建。看着那条陡峭的小街,有山城重庆之感。一侧是河,一侧是山,却又更像龙胜县城。
小镇的街道弯弯绕绕,没有笔直的街道。房子有木骑楼;也有看起来有一定年头的楼房。有那么些楼房的楼顶高高竖着单位的牌子,白底,绿油漆写的字,带我回到童年的时光。
走进一户人家,大门是装着合页的折叠木门,堂屋地上铺着的瓷砖被岁月的脚步磨损,看起来却是那般的温馨。堂屋的后面,很古老的栏杆围着个楼梯口。我摩挲着栏杆,说,这房子很有年头了。女主人说,是呀,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房子了。沿着楼梯而下,是别有洞天。一个空旷的“大厅”,中间摆着一个大大的炭炉。烹饪?取暖?旁边有几扇门,应该是储物房。这条街的街面,是小山顶了,“地下室”就是低于街面的山坡。
回到地面,我打亮着通往二楼的楼梯旁七十年代特有的、现在已经失传的水泥花窗,裸露在外头的水管、原始的龙头,有一层浮泥的地板,心里琢磨着,为什么他们不将自己的房子改造得更现代更舒适一些?
斜对面,是一家杂货店,竹帽、斗笠是最打眼的商品。走近去,一个大箱子里杂乱地放着香菇、葫芦茶等等。买的人知道这儿有,卖的人知道放在哪,这就够了。这是店主的家,也是顾客的自家,所以不需要摆设给谁看。街上还有贡茶店,表明这里并不是与世隔绝。这个小镇也很坦诚,随处可见的“同和扣肉”的牌子,告诉了我这个陌生人这里的特产是什么。
就这样随心所欲地逛着,居然看到了一处较平坦开阔之地。赫然一个牌子“老牌水豆腐”,菜市场吗?不对。后面分明有“老牌扣肉粉”“水浸果”“白糕果”……原来是“美食街”呀。先走到第一摊“老牌水豆腐”跟前张望,摊桌后面,一个大灶烧着两口铁锅,老板掀开其中的一个锅盖,阳光下,仙气缭绕的即视感。
“水豆腐吗?还是油腐?”老板,一个三四十岁的男人热情地招呼着。
我四年级的时候,跟老爸回老家,在老家的集市上吃过一碗老豆腐。时隔三十余年,当时的场景恍在眼前。于是,毫不犹豫地,要了一碗豆腐。
偌大的一碗水豆腐+油腐递过来了,热气蒸腾。他没有桌椅,就是在他的摊前摆了三四条厚重的条凳,我们坐在条凳上,他的摊桌就是餐桌。桌面上摆着葱花、酱油、辣椒等,我习惯性地将葱花撒进豆腐碗里,老板说,诶呀,你还没尝过原味就加葱花了?不一样的,很不一样的呀!
这么说,还真是遗憾了。所幸,豆腐依然是小时候的味道。
禁不住诱惑,又去品尝老牌扣肉粉。扣肉很经典的“五层楼”,也许是不习惯吧,扣肉+河粉的搭配,让我觉得有点腻。有个小孩,跑到跟前好奇地张望,不知道我身上哪处地方引发了他的好奇。我也抬眼打量在这里吃东西的人,有时尚的小女孩,有很有气魄的成熟男人,还有老人带着一拨小孩来的……看上去,老人小孩是本地人,小女孩们、成熟男人嘛,也许就是外面进来的了。
吃完扣肉粉,回头经过“老牌水豆腐”,禁不住多看了摆在桌面上的东西一眼,油果五毛钱一个,那是多么遥远的记忆,可此刻就在眼前,没有理由不拿两个……
回到家,我在圈里发了此处“美食街”的图片。朋友们纷纷留言觉得是自己熟悉的某个小镇。
我顿悟,同和,安乐和祥的小镇,就静静地在那里,一直保持着其与很多人记忆深处“同”的那一部分,当人们无意间与之相遇,总能在心中奏响和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