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中16 坚持分享1424天 23.5.2运动打卡第425天 3100h 约练744
面对“危机”中的个案,很多咨询师都会紧张焦虑,这是正常现象,毕竟这里涉及一个人的生死。
只是当我们紧张焦虑时,尽量不要影响危机的评估与判断。
有些咨询师会比较忌讳直接与人谈“生死”,不敢问对方有关“自杀”的问题,比如我们需要问个案,是否有自杀的念头,最近的念头在何时,最早的时间,有没具体的计划,准备用什么方式自杀,具体的时间地点以及工具,咨询师还会要求看个案准备的工具,如果是吃药,那么准备吃什么药,多少剂量,药从哪里获得,如果是准备自缢,绳子在哪里,如果是用刀,刀在哪里。
一些咨询师之所以“不敢”直接询问,是担心个案会因为这么直接的讨论而促使他加强自杀的念头和计划,更甚者导致直接的行为。
我们首先要明确一点,当个案告知我们他们有自杀念头时,他并不是来求死,而是来求生的,用徐凯文老师的一句话说,此时的“基本面”还不错。因为如果是求死,他们不会来找咨询师,直接就找一个无人知晓的时刻了解自己的生命。
所以咨询师尽量不要因此而过多担心,大胆发问,同时进行进一步的评估,以此指导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是立马危机干预,还是正常心理咨询。
当然除了这些具体的念头与计划,咨询师还需要询问其最近的压力源,对压力的程度评分,判断最近是否有“扳机”事件。
更需要询问个案所拥有的资源,比如最近都和谁在一起,关系如何,此也是自杀风险评估重要因素之一。
![](https://img.haomeiwen.com/i18366840/88fc85208590ce66.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