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对张幼仪的讨厌就像那种天生冤家对头一样,不管张幼仪如何的上进改变,但在徐志摩眼中她始终都是一个“缠过足的土包子”,他就是看不上她。两个人的感情,暂且不说,毕竟这场婚姻悲剧不能只怪罪徐志摩一个人,或者说主要问题还是因为当时的社会大环境长辈包办婚姻依旧盛行,徐家和张家的长辈们一起定下来的,张幼仪没得选,徐志摩那个时候也没得选。因而单从感情问题而言,若说徐志摩是个不负责任的人,稍显失当。但徐志摩绝对是个不负责任的人,这是毋庸置疑的,从他对自己与张幼仪的两个人儿子的态度完全可以证明这一点。
徐志摩如此的讨厌张幼仪,可他还是跟张幼仪有了孩子,两人的大儿子叫徐积锴,用徐志摩的话说,完全是遵从父母的命令,为徐家留下香火。这样说的话倒也说得通,但是他和张幼仪却还有第二个孩子。这件事要从一张照片说起,一张徐志摩和张幼仪的合影,徐志摩对张幼仪那样的厌恶,他又怎么会和张幼仪合影呢?
1920年11月26日,徐志摩迫于张幼仪二哥压力答应让张幼仪远赴欧洲来找他,张幼仪需要坐船先到法国再乘飞机去伦敦,徐志摩去法国接船但是他表现的十分之不情愿,让本来高兴的张幼仪在见到他的瞬间便立刻将自己的开心和激动收了起来。徐志摩带着张幼仪到巴黎,在那里他给张幼仪跳了些衣服还有一顶帽子,让张幼仪穿上之后,徐志摩和她拍了几张照片寄回了老家,以此告诉家中自己和张幼仪的“甜蜜幸福”。徐志摩和张幼仪的唯一的合影就是这个时候拍摄的。
随后两人赶往伦敦,徐志摩还在剑桥就读。两人的第二个孩子彼得就是在伦敦出生的。在这里徐志摩的生活相当惬意,他和朋友们整天的聊天交流,经常眉飞色舞兴奋非常,但是只要朋友一散,他要面对张幼仪的时候,徐志摩完全就是变了一个人,十分的低落和忧郁,就好像一下子从天堂掉进了地狱。
但是作为一个男人徐志摩始终摆脱不了他的本性,张幼仪这样形容那段时间的徐志摩:
他在最想摆脱我的时候,败给了我的肉体。
张幼仪顺理成章的怀孕了。但是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她将这个消息告诉徐志摩之后,徐志摩的果断而坚决的说:“把孩子打掉,”而当张幼仪说:“我听说有人因为打胎死掉的耶,”而徐志摩竟冷冷的回复她:“还有人因为火车肇事死掉的呢,难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车了吗?”张幼仪听到这番话,她第一次对徐志摩的人品产生了质疑,但是中国的传统教育让张幼仪还是决定遵从徐志摩的话,她努力的去改变自己的价值观,强迫自己接受打胎的事情。但是很幸运的是在1921年9月,徐志摩和张幼仪发生了不愉快。
一周后,徐志摩从两人的租住地消失,而后让人给张幼仪带来口信,告诉她两人彻底结束了,自己不会再要她。犹如遭到晴天霹雳的张幼仪立刻向在巴黎求学的二哥求助,她二哥让她千万别打胎,赶紧去巴黎找他。1922年2月24日,张幼仪在德国柏林为徐志摩生下了二儿子彼得,刚刚生下孩子,她就接到了徐志摩的来信:
无爱之婚姻无可忍,自由之偿还自由,真生命必自奋斗自求得来,真幸福亦必自奋斗自求得来!彼此前途无限......彼此有改良社会之心,彼此有造福人类之心,其先自作榜样,勇决智段,彼此尊重人格,自由离婚,止绝痛苦,始兆幸福。
这场离婚中,徐志摩本是不想来见张幼仪,只想她快些签字,但在张幼仪一再的坚持之下,他还是来了,两人见面只有一个话题,徐志摩让张幼仪赶快签字,对于孩子,徐志摩提出要看上一看,但是在张幼仪看来,徐志摩只是做给被人看的,因为当时孩子还没处落脚,是张幼仪央求医院才将孩子暂时留在了医院,徐志摩到医院之后,隔着玻璃看上去很有一番做父亲的模样,可是他却没有一句话提到孩子的养育问题,后来他也再没有管过这个孩子,都是张幼仪在照顾。至于大儿子徐积锴,徐志摩同样没有怎么管过,都是张幼仪和徐志摩的父母在照顾。
徐志摩是个接受过高等教育接受过新思潮的人,可是在任何的教育当中都在教人们要尊老爱幼、父慈子孝,可是他为了追求他眼中的所谓至高无上的自由和崇高的爱情,竟然连亲子都不管不问,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