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自己的孩子有时候会说:快快长大吧,长大你就懂这个道理了,长大你就有自己的房子车子了,你就可以喝刺激性饮料并且撒欢儿了…你确认真的是带的太累了希望其长大和为当下管理孩子找一个借口,还是真心不希望他长大成人感受种种痛苦与痛苦下的自由?
最近看到一个九零后的内心独白:“看看同学这几年事业场打拼下来的对比照片,放佛已经比如中老年的颓废和沧桑,为什么好像越活越不敢活?为什么生活失去了精彩?为什么在该有的年纪迸发不了激情?”
何止是你们九零后,七零后也在吆喝我的青春逝去好可惜,八零后也在追忆结婚生子之前的自由自在,买房之前的潇洒自如,九五后也在不断缩减多余消费来让自己可以活得舒适一些些。为什么呢?
都被套牢在物质世界的巨轮里迷茫的小白鼠,你我都是一样!只有在看着小白鼠跑圈儿跑到死的人才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我不要这样活下去!如何去自洽这种“脚本化”是一种能力,就是让自己更幸福的能力。
首先要紧的一件事我认为是学会看见身上满身“虱”,再去计较为什么人家有偏见。为什么呢?这和生活无力感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在于你习得性认为周边充斥着偏见和压力,这习得性无助就是你满身“虱”导致的,当然要先看清楚满身“虱”是什么?怎么破?
比如说当你看到单位领导在想办法找票来抵家用开支,你看到了“贪心”,同时你也跟着做,你获得了“贪心”,你认为世界都是这样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生存逻辑,于是你带着这样的印记行走在“贪”的江湖,怎么能看到还有更多的人在坚守着自己的原则,而即便是你看到了很有可能你不会去赞扬和赏识以及修正自己的价值观,只是认为这是其他人的事儿不是我身边发生的,那么这个“虱”所引发的所有不美好的印记体验,是谁造成的呢?不是别人正是自己。就如同白纸上面有一个黑点,你大多数时间只是看到了黑点,却没有关注到其实这是一张多么大面积洁白的纸张,上面可以画出多么斑驳的画面。是否是太容易受外界不良事物影响呢?如果脱离这种习得,并且逐渐修正,你是不是就跳出了那个死循环?
比如说,你看到了马路上、家庭身边、同事之间的不美好,没有获得关于“和平友爱”的滋养,在公司遇到做事不好被挑战,于是乎触动了你愤怒的心弦,这种情绪没办法化解,好像传递给他人就解毒了,于是你便传递给你的家人,吐出“嗔”恨的毒素,果然对方中毒很深,你很爽,同时他人如果不起反应反倒挑战了你的权威,于是你更“嗔”了,这样难道非得一个“鞠萍姐姐”来安抚你脆弱受伤的心灵才算找到了平衡吗?不尽然,这种死循环,要看到自己身上“嗔”的种子和“虱”,看见了,假如你能完全接纳这种不完美的你,那么你便能接纳那个时刻挑战你的事情和上司了。俗语说:要想消灭世界外部所有的刺脚荆棘,你不需要拔光他们,你只需要穿上一双牛皮底鞋子足矣。
固然九零后看到八零后的养房养娃压力山大,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凌乱不堪,同时女性的压力仿佛大了许多,男性也需要调整摆正自己的位置,在这个变化调整之中,必然产生纠葛和“争执”,你看到了,于是乎你不再相信爱情,不再想要孩子负担,变得似乎更加理性一些,口口声声咀嚼着:我才不想要这样的婚姻,要知道这些事情都不是前人所希望导致的结果,爱情里面的“痴”最容易让人的多线程思维模式变成单线程思维模式,你说你足够理性,就如同喝醉的人口口声声在说:我没醉,一样。你看到了这个时代影响婚姻失去平衡,你有看见很多人在为了平衡做努力吗?你有看到恢复平衡之后的人才更加美好这是真实的吗?你有看到一旦养育下一代,人才学会真正践行“无条件的爱”,而这种爱让人完整,你看到了吗?这种“痴”怎么破?暂时没想出来,因为这可能要追究到出生的那一刻,我只想说去经历,去体验,把底线就好。
看到自己的“虱”,才可以反观看到世界是如此之大之美好,愿你我都可以保持心态在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