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刘禹锡(772—842)一首《赏牡丹》,诗中这样写道,“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对于这个京城所指,指长安?指洛阳?
在刘禹锡本人诗歌中京城专指长安
以三游长安玄都观为例:
一游玄都观,《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刘禹锡很有才华,三登文科。最早在京兆府渭南县任官,因参与王叔文派系的永贞革新,又称二王八司马事件,革新失败后长期被贬南方。一生被贬共二十多年。最初在被贬十年后同柳宗元一起奉诏回京城长安,做这首看花诗。因为这首诗暗讽,被反对派拿去状告皇帝再度被贬谪。诗中说到,长安道上行人车马川流不息,扬起的灰尘扑面而来,人们都说自己刚从玄都观里赏花回来。玄都观里栽种着许多桃树,全都是在我被贬离开京城后栽下的。玄都观是长安城中隔朱雀大街与兴善寺相对的道观。
二游玄都观,《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玄都观长满了青苔,桃花已不见只有菜花开。先前种桃树的道士去哪里了?前次来这里看花写诗而被贬出长安城的我——刘禹锡又回来了啊! 十多年一瞬间,宦海浮沉,当年远走他乡的刘郎我又回来了,而反对派们树倒猢狲散,真是感慨万千。诗前有作者一篇小序,他说,我曾在贞元年间做屯田员外郎时,去玄都观里游览没看见有花,就在那年我被贬南方。“居十年,召至京师。”十年后,我奉诏回京。人们都说玄都观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所以做诗一首记录当时心情,然后很快又被贬。再次被贬十四年,如今回京复职,重游玄都观,再作诗一首记录此情此景,等以后有机会了再来。
三游玄都观,《酬令狐相公雪中游玄都见忆》:好雪动高情,心期在玉京。人披鹤氅出,马踏象筵行。照耀楼台变,淋漓松桂清。玄都留五字,使入步虚声。
令狐相公是刘禹锡的挚友令狐楚,这首诗中“好雪动高情,心期在玉京”和他给令狐楚的另一首诗中“多谢谪仙侣,几时还玉京”,这里的玉京都暗指帝京长安。
刘禹锡同一诗作中出现长安和洛阳,京城专指长安。以《月夜忆乐天兼寄微之》为例:今宵帝城月,一望雪相似。遥想洛阳城,清光正如此。知君当此夕,亦望镜湖水。展转相忆心,月明千万里。
诗中“帝城、洛阳城、镜湖”分别指“长安、洛阳和越州”。829大和年间,刘禹锡在长安做京官,好友白居易在洛阳,元稹(微之)在越州。作者诗里写到,在长安城遥望如雪的月光,想象乐天你身处洛阳的月光,应该和帝都长安的一样皎洁。而在越州的元稹,你也在欣赏月光下的洞庭湖。明月千万里遥寄相思情。而白居易在回复中也写到:“月在洛阳天,天高净如水”。此诗说明,刘禹锡诗作中, 帝城京城帝都专指长安,具有排他性。 刘禹锡和白居易其他唱和诗如,《洛中早春赠乐天》、《和乐天洛城春齐梁体八韵》、《乐天寄洛下新诗,兼喜微之欲到,因以抒怀也》等,这里洛中洛城洛下都指白居易当时做官之地洛阳。而无论题目还是诗中出现的京城上京帝京都专指长安。
刘禹锡诗歌中“京”和“洛”所指清楚明白,京专指长安。有关京城长安的相关诗歌在他所有诗歌中占三分之一还多,而洛阳和长安在诗中有明确所指。如《洛中初冬拜表有怀上京故人》、《洛中送杨处厚入关便游蜀》、《洛中送崔司业使君扶侍赴唐州》、《洛中逢白监同话游梁之乐因寄宣武令狐相公》、《洛中酬福建陈判官见赠、《答张侍御贾喜再登科后,自洛赴上都赠别》等。
顺便摘取刘禹锡不同诗作中含京城的诗句,以表明刘禹锡本人把京城和洛阳区分的很清楚,希望读者正确理解。如“二十余年别帝京,重闻天乐不胜情”、比如“一听曹刚弹薄媚,人生不合出京城。”又比如“蔼蔼京城在九天,贵游豪士足华筵。”再比如“左迁凡二纪,重见帝城春。”等等
(后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