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每天努力工作,却看不到任何成效,工作越干越多,升职加薪无望;还有些人参加各种培训,下了各种时间管理软件,却依然感觉时间不够,对工作帮助不大。
分析这些人做事低效的原因,发现他们干工作消极被动、不分主次,明明自己手头儿的活儿还没干完,面对别人的请求,又不好意思拒绝,所以,即便花费再多的时间,也好不到哪去。那我们该如何改善呢?《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可以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由美国“思想巨匠”史蒂芬.柯维博士所著。在美国,这本书的影响力仅次于《圣经》,是美国公司员工、政府机关公务员、军队官兵的必备书籍,同时,它也入选“中国60年来最具影响力书籍”。
史蒂芬.柯维博士曾被《时代周刊》评为“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之一,连普京都曾感慨“俄罗斯应该出现这样伟大的思想家”。更让人称道的是,柯维博士还是9个孩子的父亲,50多个孙辈的祖父,2003年被授予“最佳父亲奖”时,他把这看成是此生得到的最有意义的奖项。
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中,柯维博士认为,一个人获得成功需要具备七个习惯,分别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他把这一理论推广运用在很多企业,自己也亲自实践,被证明非常有实用价值。下面我们就详细介绍前三个习惯。
一·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是指个体按照自己设定的目标,不依赖外力,自己驱使自己去行动的一种品质。它不仅是一个人的行事态度,更表现为对一个人的人生负责。
比尔·盖茨13岁开始学习计算机编程设计,18岁考上哈佛大学。一年后,他偶然看到一本用个人电脑做封面的杂志,当即意识到个人电脑时代即将来临。之后他立刻退学,和朋友一起开了家软件公司,这就是后来微软公司的前身。
那个时代懂编程的人很多,看到那本杂志的人也很多,但是能把握机会积极行动的只有盖茨一个。正是因为这一品质,才让他成为世界首富,连续23年蝉联《福布斯》美国富豪榜榜首。
积极主动是人类的天性,只是因为受到外界各种观点的影响,人们在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又不愿脱离舒适区,于是把一切都归因于外部条件,比如国家政策、周围的人和事,甚至遗传基因、父母的教育等,从而采取了消极被动的态度。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每一种行为都是自身抉择的结果,在受到外界刺激和产生回应之间,我们完全可以用更理智更积极主动的态度去面对。那我们怎样才能做到积极主动呢?
1.把“如果”变成“我可以”
消极被动的人总是把外在条件当成不去行动的理由,他们经常挂在嘴边的是,“要是我月薪十万,我就不那么烦心了”或者“如果我老板不那么独断专行,我就能完成全年目标了”等等。
积极主动的人遇到问题,最常说的是“我可以更耐心、更周密、更明智、更主动......”
把外在环境当成问题,就是给了外在环境控制我们自己的权利,积极主动的人先改变自己的行为,让自己变得更有创造力、更自信,然后再去改变环境,影响他人。
2.做出承诺,信守诺言
积极主动的人最清晰的表现就是对他人有所承诺,从不食言,这表示我们有足够的自制力、勇气和能力承担更大的责任。所以从每一次小的承诺做起,每一次都遵守诺言,这样就会让我们克服情绪的阻碍,实现高效能的生活。
3·改正错误,吸取教训
人的一生难免犯错,积极的人面对错误马上承认,吸取教训,不让自己重蹈覆辙。消极被动的人则相反,他们一味的指责抱怨、不吸取教训,这样做只会让自己一错再错,受到更深的伤害。实际上伤我们最深的,不是别人的所作所为,也不是我们犯的错误,而是我们对错误的回应。
二.以终为始
一艘船即便在海上开的再快、再猛,没有一个最终的目的地,也只是徒劳无功。以终为始就是让我们始终牢记自己的目标和使命,以此检验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与之南辕北辙,并始终向着这个目标努力,不敢懈怠。
晚清名臣曾国藩30岁时立志学做圣人,走圣贤之道。此后,他每天做“日课”,通过“每日三省吾身”来不断修正自己、提高自己。“日课”包括早起、写大字、记日记、读书、作文,他把自己每天的所言所行认真记录下来,发现哪一点不符合圣人要求,深刻反省。
此外,他还把日记公开,给朋友看,给家人看,一是给他们做榜样,二是以此来监督自己。为了学做圣人,他戒烟、戒色、戒利,虽然生活困窘,但只要起贪利之心,就会在日记里痛骂自己“污鄙”、“何以为人”。
正是靠着圣人之志,曾国藩一生都处于不断地学习与进步中。他在污浊的官场中抵御住种种诱惑,一生清廉,成为世人学习的榜样。
以终为始意味着我们要带着清晰的方向明确自己的角色,为自己的人生负责。那我们该如何制定和实践自己的人生目标呢?
1.想象自己死后期望获得的评价
一个人希望在盖棺定论时获得的评价,才是心目中真正渴望的成功。比如你希望在葬礼上看到的是孩子们对你的爱,回忆的是你对他们的理解、尊重、爱护,而不是与你起冲突时的伤痛,那么就把这些当做你父亲这一角色的人生目标。
2.撰写个人使命宣言
按照你期望获得的评价,写一份宣言,说明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成就什么样的事业,并以此遵循的原则和价值观。比如保持幽默、家庭第一,遵守诚信、每年掌握一个新技能等。
3.心灵演练和确认
制定好使命宣言,还要付诸实践,而心灵演练和确认会让你在实际生活中更符合这些原则。确认包括五个要素:个人、积极、果断、可视、情感。比如“发现孩子说谎,我(个人)能够以智慧、爱心、理解的立场与自制力(积极)及时应对(果断),结果感到非常满意(情感)。”
这个过程是可视的,可以进行心灵演练。想象每一个细节,越清晰越好,时间长了,就会潜移默化成日常行为,直到不受情绪控制,冷静应变。
三.要事第一
有了愿景,就要对自己进行管理。有效的管理,最重要的就是要事第一,先做最重要的事。
玩过多米诺骨牌的人都知道,把每张骨牌按适当间距排好,只要轻轻一推第一张骨牌,后面的就会接连倒下,发生连锁反应。做事情也一样,先把所有的事排列好,再找到最重要的那件事,也就是第一张骨牌,把最重要的事做好了,其他的事就会轻易解决。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的事共分为四种,一种是重要紧急,比如需要立即处理的危机、问题等;第二种是重要不紧急,比如制定计划、建立关系、明确新的发展机会;第三种是紧急不重要,像接电话、开会、参加活动;第四类是既不紧急也不重要,比如看电视、刷淘宝、琐碎的工作等。
柯维博士认为,最重要的事属于第二种—重要不紧急的事。这样的事一般都反映人们的愿景,能够让人们更自律,让生活更平衡,但因为不急,反而不放在心上。比如像锻炼身体,常说“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可人们因为忙,觉得没时间,便避重就轻,放在一边。当身体出现问题,才悔之晚矣。
把精力专注在要务上,难免会受到次要事物的干扰,这时候要勇于说”不“,注意取舍。《奇特的一生》的作者柳比歇夫做研究时,特别专注,任何打扰他的事都会严厉拒绝。
有些人不好意思拒绝别人的请求,自己的工作没干完,还要额外干不属于自己的工作。遇到这种情况你需要明白,现在做的这件事是否最重要的事,是否有利于你的最终目标;其次要知道,你不可能让人人喜欢,把自己的工作干好,才会得到他人最起码的尊重。
另外,学会授权,把责任分配给其他员工,自己才有时间做更高层次的活动。
以我们国家各级政府为例,以前老百姓办点事需要花很长时间,凡涉及的部门都要盖章。现在政府把权力下放到基层,老百姓办事在政务中心一站就能解决,给双方都节省了时间,政府则可以把精力放在发展民生、发展经济等重大的事情上。
国家是部大机器,企业、家庭也同样如此。学会授权,可以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也是让个人、组织加速成长的最好体现。
以上是科维博士总结的实现个人成功所具备的三个习惯,其他四个习惯,像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可以帮助我们获得公众领域的成功,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书自行学习。
俗话说“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一个人具有什么习惯,决定了他拥有什么样的人生。真正把科维博士总结的七个习惯贯彻到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中,不但可以做事高效,还可以激发我们自身的潜力,促进和家人、配偶、同事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是,养成这七个习惯,可以让我们不断成长,收获充实、富足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