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这篇算不算游记,因为整篇将不会出现照片,更厉害的是,可能不会出现特定的地点。我想说说我旅行态度的改变。
曾经我是一个“放荡不羁”爱自由的文艺女青年,去泰国偏要去找寻曼谷附近的“菜场铁轨”,到清迈特意去找烹饪学校,还拽着朋友非要体验从清迈坐火车回曼谷。
好多年前还去尼泊尔,仿佛自己真的离真理更近了。我也不知道在雪山的日出间,或是坐在寺庙台阶发呆的人群里,我有没有获得宁静。
到如今,我记得最清楚的是泰国舞台上人妖表演时看到的群演,她们远没有主演夺目,平凡得无人关注。我怀疑看表演的人只会留下人妖真的很美的感叹。而我记得那晚,我真的无法欣喜,整场表演中,我一直在想,这些人妖群演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呢?就这样无人关注下去么?
到如今,我也清楚的记得尼泊尔路边鳞次栉比的英语培训机构广告,想来这里非常崇尚英语学习。
我也记得去尼泊尔小店里买围巾,店主用熟练中文跟我说这条是尼泊尔产的,这条不好的,这条是义乌的。虽然可能两条都是义乌的。
所以,想要文艺的心在那时已经渐渐变得理智。我不再用心看世界,我想用脑看世界。
去日本,我跑去看售楼信息,了解东京和大阪的房价;我跑去日妆店里,观察代购的数量;我发现东京人高度一点都不矮,甚至还挺高;而东京也有脏乱的地方。
去英国,我和优步司机瞎聊,听听欧洲移民们在英国的生活。我发现在伦敦我几乎没有遇到正宗伦敦英的伦敦人,反而是欧洲移民居多。这其实反映了移民问题和整个欧洲的经济问题。我发现伦敦人民也挺爱闯红灯的。
所以呢,素质高低其实是制度问题,比如现在各地交规严格就是想让大家养成习惯,最终的表现是素质的提高。因此,国民和国民之间本身并没有很大的区别,区别只在于不同制度约束之下养成的习惯不同。国人没必要对大妈们出国太过热闹的现象嗤之以鼻,这可不是大妈素质问题,是大妈成长环境养成的习惯,真的能让大妈背锅么?或者说真的有锅么,作为发展中国家,这些都是正常的过程。
今天就说这么多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