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然间,儿童节过去几天了,心却感慨万千!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千姿百态的花朵! 果然岁月峥嵘,心中泛起一阵冲动,试图追寻逝去年华。 节的概念,不知始于何时,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在一个个如期而至的节里,伴有欢乐、伴有沉默、亦伴有悲伤。但无论如何,都是心灵的感受! 坐在电脑前,手指不停的敲击,一串串文字跃然屏幕,搜肠刮肚的又想想出什么别出心裁的词句来。 也许是酒在作怪,脑中一片空白,华丽的词汇无影无踪,于是乎,只能记忆中片断白话一番,也算是抒发了一下奔腾的情感。 当代儿童的生活是幸福的!城市也好,农村也罢,随着时代的发展,无忧无虑发挥得淋漓尽致,特别是那些二代之类的群体,生活好像不在五行中。 过去的儿童生活也是幸福的!广阔天地自由飞翔,哪怕是几天不回家,父母一样心静如水,只要不是闯祸后被人投诉,父母说不定心中窃喜――今天又省了些粮食。 出生在农村,只知道乡下孩子的野性和顽劣,所以文字中难免土味特浓。 那时候,饿肚子是经常的事。但对于淘气的男孩来说,解决饥饿的办法少说也有千百万种。 只要出去,锅和盐是必不可少的。 春天的时候,雨水多,河沟渠坝水满满、鱼多多,吆喝几个小伙伴,带上小网、背上鱼篓,随便到哪个有水的地头,三下五除二脱个精光,往水里一跳,不大功夫,鱼篓就装满了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鱼。然后在山边找个背风的地方挖个坑,把锅或盆往上一架,放上鱼,拣点枯枝烂叶生起火来,不一会便饱餐一顿,那味道鲜得神仙下凡。 进入夏季,那是儿童的欢乐时光,各种瓜果到处都是。记得有句俗话:路边的果,吃不吃随我。这时候,温饱不成问题,便想着法子要吃出点品味来。东家的西瓜怎么偷,西家桃子如何摘,张家的南瓜哪般吃,都得研究研究了再行动,力争吃出些个性特征。 记得王大爷家桃子熟的时候,为了吃上那又甜又脆的应节蜜桃,颇费了些周章。王大爷家的狗人高马大,而且很凶,好多大人都因不敌而伤痕累累。经过反复推演,最后决定大队人马携棍棒奔跑吸引狗的注意力,形成对峙局面,小队人马进入园子摘桃,一招声东击西,最后满载而归――因为恨王大爷养狗,小伙伴们往死里摘,树枝都弄断许多,后来听说大爷在桃树下整整骂了三天三夜――只是据说的东西,当时小伙伴们都不当真。 精彩的其实是偷吃林大娘家南瓜。本来林大娘家瓜果没有进入我们的视野,因为林大娘有点小聪明,为了对付我们这群防不胜防的顽童,居然种植的全是不能生吃的瓜果。坏就坏在林大娘的小聪明上。放暑假的时候,碰巧在路上遇到林大娘。林大娘满脸得意的对我说,最近怎么没到我家园子逛逛?这不明显摆擂吗?男孩子小丈夫,哪有不打的道理!只是得找个有效的法子才行。 回到家里,母亲正在弄甜米酒,把那个碾碎的粉末洒在米饭上。这东西能把米饭弄成米酒,不知能不能把南瓜也弄成南瓜酒。不试怎么知道?趁母亲不注意,悄悄的便把几颗酒曲揣到了怀里。 到了晚上,约了几个铁兄弟,神不知鬼不觉的来到林家菜园,用小刀围着瓜蒂切了个八边形,再拔出瓜蒂将酒曲粉塞入南瓜中,又把瓜蒂放回去,不细看根本看不出来。 第二天晚上,是该检验成果的时候了。十几个伙伴如约来到林家菜园,迫不及待地拔出瓜蒂。呱呱,一股香气扑面而来……此次行动大获成功,从此我在伙伴中的威信与时俱进,成了名副其实的孩子王。也是在这时候,对“聪明反被聪明误”有了初浅的认识。 秋季进山,冬季捉鸟。有时候惊心动魄。 有一次在山上抓了一条好几斤的菜花蛇,没说的,就在一颗松树下剥皮、架锅、生火,不大功夫,蛇汤便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开吃了!大家一声欢呼,正要一饱口福,“啪”的一声,头上掉下一物来。定睛一看,妈呀!又一条几尺长、不知名的蛇正昂着头、吐着信…… 顿时,一群人魂飞魄散,撒开腿连滚带爬的逃了。 记忆刻骨铭心,情谊海枯石烂! 光阴似箭,岁月蹉跎!儿时的伙伴已经两鬓霜白,怀念的童年生活却虽苦犹甜,浮现在心头的日子,总是那么粉红! 怪不得唐代诗人贺知章“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诗句跃然屏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