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乱谈

作者: 东篱文集 | 来源:发表于2016-12-16 05:43 被阅读0次

    ----我读《大学》之(9)

    文/吴文博

    很长时间以来我都对一些政府官员的标语口号疑惑不解。例如“举市一致***”、“举镇一致***”等,表面看起来这里的“举市”、“举镇”可以从“举国上下”、“举家迁移”等成语仿用而来,实际上看这种仿用却是犯了中华文化传统的大忌,是一种典型的“没文化”表现。但此前我一直苦于无法找到批评这种做法并充分阐明其中理由的依据,十分抱憾。

    深入阅读《大学》,我突然觉得找到了理由及其依据,甚至这些理由跟依据都十分有力。

    《大学》作为古代文人儒士进入社会前的成人培训教材,它有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就是所谓的“八目”,而且这个“八目”的排列有其严格的逻辑顺序。“平天下→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依据剪头方向所指,分别强调了其必要性,是一级一级逐次显示的。根本点和目的是“平天下”,出发点和起始是“格物”。反过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依据剪头所指,分别强调了其必然性,也是一级一级逐次显示的,上一级做好了必然会产生下一级的结果。基础和前提是“格物”,最终结果和终极目标是“平天下”。这里的“物”、“知”、“意”、“心”、“身”、“家”、“国”、“天下”八种概念都是作为社会人生的特定概念被提出来的。它们本身具有内涵的特指性和外延的完全性。其中“家”和“国”的内涵和外延要求更高,更不同寻常。国,指邦国;家,指家庭,家族。所以《大学》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这里的“人”亦即《大学》里反复提到的君子。“故君子不出国而成教于家。”君子的家庭治理、家族和睦了,邦国也就得到治理,人民也就安居乐业了。

    当然,《大学》里的“家”“国”并重它着重强调了“齐家”与“治国”的根本原理相同。从而体现出了儒家治国理政的核心思想。这里先儒是在用“家”的人伦秩序比附“国”的社会政治秩序,强调了“家”和“国”二者的相似性和重要关联性:“家”治理好了,“国”也必然也就治理好了。按现代管理观念,“家”是“国”的基本构成单位,“家”的和谐是“国”的和谐之前提和基础。“家”与“国”在社会政治层面具有同等的重要作用。这种观点《孟子·离娄上》阐述得更为明确。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正因为如此,古人常常家国不分。《论语·季氏》说:“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在习惯上,先秦时期用诸侯称国,大夫称家,二者泛指国家。可见“家”、“国”在中华文化传统那里比较神圣而独特的。在中华文化传统那里“举家”、“举国”的使用也显得专有而意义独特。在这里,“举”解释为“全,皆”。同样的词语还有“举世”。《楚辞·渔父》:“举世浑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除此之外,典籍中我没有见到“举*”的用法结构。可见“举”与“家”、“国”、“世”搭配是有其固定内涵和文化背景的,其意义也很专门,其文化意味也很独特。

    《大学》以家喻国实在有其高明之处。试想,每一个家庭和谐稳定了,邦国的组织单位就稳固了,由此构成的社会也就具有了稳固的基础。而家庭成员之间的伦理关系也就为社会成员之间的政治关系提供了伦理依据。由此发展起来的社会形态、政治理念也就容易被公众理解和接受,自然其行为准则及其要求细节也就容易变成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中国封建社会存在的时间过长,从某种意义上恰恰证明了中国社会这种独特的伦理政治在维系社会稳定方面的强大作用力。而由此成长起来的社会精英----君子也就当然地具备了治理社会、处理社会成员之间各种复杂关系的榜样、经验和能力,----毕竟,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说到底还是一种十分令人羡慕的生活境界和人生理想。所以,《大学》在论述修身这些内容时说,即使在自己家里,古代谚语早就说了,“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意思是说,人们都不知道自己子女的毛病,都不会满足于自己家庄稼的丰收。人们在看待人和事物、处理问题时都会存在一定的盲区,即使对待自己家里最亲近的人也不能例外。而修身达到了一定的境界就会高出平常限制,走出这一盲区,比如“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做到了这一点,修身就当然是最理想的了,就是修成正果,达到君子的境界。君子就可以客观冷静地处理社会生活事务了。这种情况下,家庭关系、人际交往、公共事务乃至社会矛盾也就容易得到妥善处理,效果也就容易上升到友好和谐美满幸福的境地,对待“所亲爱”、“所贱恶”、“所畏敬”、“所哀矜”、“所敖情”等等,都能够做到不存偏见,公允处断。而要到达这种境界,日常修习的只有三个字,即“孝”、“弟”、“慈”。

    孝,从爻从子。效也,子承爻(天地万物变动、生生不息的规律)也,善事父母也。顺於道,顺天之经;循於伦,循地之义。(《礼·祭统》)《说文解字》解释篆体孝字云:“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字写的就是老人与子女的关系。《诗经》中有这么一段话:“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弟,读[tì]古同“悌”,孝悌。本意,怜爱,专指作为兄长的哥哥爱护尚是幼小的弟弟。悌作为兄长怜爱兄弟,表现出人与人之间亲善友好的关系。常与“孝”并列,称为“孝悌”。儒家非常重视“孝悌”,把它看作是实行“仁”的根本条件。后来意义发生了变化。泛指兄弟姊妹间的友爱、互相敬爱,有时还有明确的指向,指敬重乡中长辈,古时当时乡中皆是同族,以至于专指敬爱兄长。慈,本义仁爱。《说文》:慈,爱也。《韩非子·内储说上》:夫慈者不忍,而惠者好与也。《贾子道术》:亲爱利子谓之慈,恻隐怜人谓之慈。《颜氏家训》: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孝”、“弟”、“慈”是人最基本的情感和行为,被称为“赤子情怀”。有了这种赤子之心,就能妥善处理好对父母、对兄长、对平辈、对晚辈等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家庭和睦友好就能够实现。以对待家庭亲人的态度和方式来对待社会国家政治经济活动中的各种人际关系,有什么不好?天下一家亲,不和谐美满吗?“齐家而后治国”,是家庭伦理推而广之的逻辑,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普天之下,莫非如此。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必不可教而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必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以齐家比附治国,而修身是其中关键。修身的理想境界是“如保赤子”。这里显然强调了为人处世的态度、情感和方式方法。目的是从理念到行为筑牢经伦世务的基础和根本。古人在家与国的关系处理上实在是高明至极。而当今社会,不少人却恰恰相反,自己的家不齐,治理不好,夫妻关系、子女教育以及长辈晚辈、邻里相处等存在很多问题,却还要以各种手段结朋拜友,拉帮结派,卖官鬻爵,实在令人不齿。

    还是学学古人吧!在自己家庭、家族强调“孝”、“弟”、“慈”,实现古人所称赞的“仁”,做到“如保赤子”,实现家庭家族内和谐美满的人伦亲情和人际关系。到了如此境界,即使不学习养育孩子,也会在出嫁之后把一切问题处理妥当。毕竟,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真诚地去践行了“孝”、“弟”、“慈”,一切复杂的社会关系就能自然而然地处理好。所以,在古人那里,家国对个人修身来说是两个含义相同的概念,家即是国,国即是家,家国情怀,实际上就是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一致性。难怪古人中舍家为国、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志士仁人、贤达君子会层出不穷呢!“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说得多好啊!这就是中国传统家国观念的根本规律,也就是中国封建社会能够长期存在的“天机”。

    是为乱说,或者漫说。

    家国乱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国乱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bfn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