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1.15:贫富之间的礼与乐

《论语》1.15:贫富之间的礼与乐

作者: 尘若渝 | 来源:发表于2024-01-30 17:33 被阅读0次

    原文如下: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首先,子贡提出了一个问题:“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他似乎在询问,一个人在贫穷时不谄媚,富贵时不骄傲,这样的表现如何?孔子回答说:“可也。”表明孔子认可这种态度,但接着他补充说:“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这意味着,虽然贫而不谄、富而不骄是好的,但更好的境界是贫而乐、富而好礼。

    这里,“贫而乐”并不是指贫穷本身让人快乐,而是指即便处于贫穷之中,仍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快乐。同样,“富而好礼”也不是指富贵本身让人喜欢礼仪,而是指在富贵之中,仍能坚守礼仪、尊重他人。这种境界显然比单纯的贫而不谄、富而不骄要高出许多。

    接着,子贡引用《诗经》中的句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进一步阐述自己的理解。这两句诗原意是形容玉石加工时的精细过程,子贡借用它来比喻人的修养也是一个不断琢磨、精益求精的过程。孔子听后非常赞赏,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这表明孔子认为子贡已经理解了《诗经》的深层含义,能够从中领悟到人生的道理。

    通过这段对话,我体会到了贫富之间的礼与乐的重要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因为物质的诱惑而失去内心的平和与快乐。贫穷时,我们可能因为生活的压力而不得不谄媚权贵;富贵时,我们可能因为自满而变得骄傲自大。但孔子告诉我们,真正的君子无论在贫穷还是富贵时,都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快乐,坚守礼仪、尊重他人。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需要我们不断地修炼自己的内心、提升自己的境界。就像玉石需要经过精细的加工才能成为美玉一样,我们的内心也需要经过不断的琢磨和修炼才能变得更加美好。

    从这段对话中也体现了学习的重要性。子贡之所以能够领悟到人生的道理,是因为他平时就注重学习、善于思考。而孔子之所以能够对子贡的回答给予高度评价,也是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人。这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思考,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人生的真谛、提升自己的境界。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段对话虽然发生在几千年前,但它所蕴含的道理却依然对我们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更应该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快乐、坚守礼仪、尊重他人、注重学习、善于思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过上真正有意义的生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1.15:贫富之间的礼与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bfo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