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小年——古代老百姓想象中的的KPI结算

小年——古代老百姓想象中的的KPI结算

作者: 喵小瞪 | 来源:发表于2024-02-02 00:05 被阅读0次

    腊月二十三是北方小年,从小爸妈就说,每年这天家里的灶王爷要上天汇报,需要给他点好处,并且祈求几句,希望他上天给咱们家说两句好话,至少别打小报告。我们北方家乡的这种说法,还真是由来已久,在汉唐以来的民间民俗中,灶神最核心的人设和职责就是记录功过,尤其是记过。换句话说,灶神是个老天爷派驻在每家每户的KPI考核员。

    东汉大学者郑玄说灶神是“小神居人之间,司察小过,作谴告者尔。”

    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微旨》说得更细:“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纪者,三百日也。小者夺算。算者,三日也。”“月晦日”就是月底最后一天。灶神每月上一次天,汇总你的错误:犯个大错,扣你三百天的寿命;犯个小错,也要减你三天。

    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十四说得就更具体且惊悚:“常以月晦日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纪,三百日。小者夺算。算,一百日。故为天帝督使,下为地精。”

    这些大错、小错具体都指什么呢?《太上感应篇》里就列了一个超长的过错名单,其中固然有“杀人取财”“弃法受赂”之类放哪都说不过去的坏事,但也颇多类似于“在月底、年底唱歌跳舞”,或者“起夜时裸奔了”之类今人看来通常觉得不值一提的小事。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算的净是这种“小过”。灶神每月算一次KPI,三扣两扣,难怪古人平均寿命这么短。

    传说中灶神定的规矩实在太多,而且这些古书往往只说怎么罚,不说怎么赏,寿命扣得快,挣得难。所以人人都想办法糊弄(就像我们今天对付KPI一样?)。

    从汉朝开始,人们常用黄羊祀灶。后来《四民月令》《荆楚岁时记》等重要古籍中,也提到有用大米、大雁、猪来祭灶的。

    到了唐朝,人们开始用酒糟涂抹灶门,称为“醉司命”。“司”是掌管的意思,“司命”是掌管命运(尤指寿命)之神,在此处指的就是灶神了。灶神喝醉了,小黑本本上的字就看不清了,舌头也不利索了,上天述职的时候大概会少说两句。

    宋人吴自牧《梦粱录》卷六又说:“二十四日,不以穷富,皆备(蔬食)饧豆祀灶。”“饧”读xínɡ,指麦芽或谷芽糖,非常黏,粘住灶神嘴的小算盘打的噼里啪啦响。这就是我从小爱吃的灶糖了,基本上一年到头只有小年这两天能吃到,原来是给灶神准备的,当然了,让小孩试试甜不甜黏不黏,也很合理。

    至于祭灶的时间,《抱朴子》《酉阳杂俎》等文献中说到,当时的灶神每月底上一回天,所以每月都要祭灶巴结。

    天天这么卷,古代社畜也受不了。宋代以后,带有佛教色彩的“腊八节”和更加古老的“小年”(小岁)替代古老的“腊日节”,祭灶活动也固定在了小年日。

    “小年”最初定在“腊祭”以后的第一天(比如南朝把腊日定在腊月初八,那么小年就是腊月初九)。宋代以后,“小年”前挪至过年前一周左右。其实全国各地过小年日的日期不太统一,从腊月二十三到二十五都有。

    有人总结出了一些类似“北三南四”或者“官三民四”的规律,但反例也多得很。总之,想方设法打发走了这个KPI考核员,家里没有人(神仙)天天盯着大家的言行,憋着扣你绩效(阳寿),也就可以合家无忧无虑的享受难得的自由时光,想怎么happy就怎么happy(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无非也就是敞开了吃喝玩)。或者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从小总是觉得,到了小年,才算真正开始进入过年的状态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年——古代老百姓想象中的的KPI结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bfz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