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788047/33eb62774a947b2d.jpg)
最近在浏览与知识管理相关的文章,昨天锻炼身体时,脑子里突然有了一些想法,所以想赶快记下来,防止忘记。
写作
其实我喜欢过很多东西。初中之前因为接触的环境单一,所以除了学习,没发现特别喜欢什么,唯一一点课余做过的事情就是初一时被班主任看上文章写得不错,投了一篇稿,但是也没有下文。高中的时候,因为经常看疯狂阅读,激起了自己写文章的欲望,也尝试着投了两次稿子,但是也都石沉大海。虽然这可能也说明我没有太多写作的天赋,但是现在却觉得可能跟自己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有关系。
画画
高中压力很大,当时又在重点理科班,排名经常在后半段。所以我几乎每天中午就用一点点时间吃饭,然后赶快回教室,晚上熬夜到一两点。那时排解自己压力除了写点东西之外,就是乱涂乱画。当时有一个素描本,但是我没学过素描,所以只是比照着好看的图自己乱画,倒是有几个画得还挺像。之后上大学,没事的时候,也会拿出好看的图片,比着画画,发到空间里,很多人点赞,我就觉得自己也有点画画的天赋。只是每次画只能比照着图才能落笔,要自己在脑中想着画,那几乎是不可能的。本来觉得这应该跟自己没受过系统训练有关,所以也去书店看过几本书,但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那时就觉得自己可能还是天赋不够,但是同样,现在想来应该也是跟自己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有关。
心理学
也是因为高中压力大,高三的时候我经常不自觉地会想一些非常不好的画面,那时就觉得自己可能是心理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就想报心理学专业,一方面可以解决自己的问题,另一方面自己对心理学也很感兴趣。但是父母跟朋友都觉得这个专业不靠谱,最后硬是给我报了我之前从未考虑过得英语专业。当然上了大学以后自己曾经以为的心理问题也自动消失了,而我也从此跟心理学没有半点关系。
媒体
其实高考填志愿的时候,除了心理学,还有另一个专业我也特别想报考---广播电视新闻学,当然最后也被父母扼杀在了摇篮里。但是这个不像心理学的门槛那么高,普及度也相对较高,大学里,身边偶尔也会出现学这个专业的朋友,或者朋友圈里看到曾经的初中或者高中同学学了这个专业。看到他们能扛着摄影机到处跑,我当时心里非常地羡慕。而我只能拿着步步高手机,躲在校园的清静处,自己给自己录没头没尾的视频。我觉得喜欢这个的原因是小时候受喜欢动漫的弟弟的影响,再加上自己也是个电视迷,所以会对它们的制作方式感到好奇吧。后来也进了影视相关的公司,了解了一些制作手法,觉得产生一部作品时的思维碰撞很有趣,但行业的工作模式也确实让人望而生畏,虽有改进,但无休止的加班返工仍是行业常态。
口语
再后来进了大学,虽然是个二本,但自己的成绩也不占优势,老师也不重视,自己也觉得很平淡。后来有几个同学说觉得我英语发音不错,我才找到自己学习英语的乐趣,一门心思说英语,跟同学练,找外教练,自己练。因为不懂学习方法(懒),自己也对考试结果不感兴趣,所以大四毕业,打印成绩单的时候,上面的数字都很惨淡,幸而口语还算马马虎虎。大学四年从没想着职业规划,零星的几次出去做兼职也都只是为了挣零花钱,觉得职业离我还远,但这是我现在最后悔的事情,所以每当因此受挫的时候,总是想等我妹妹,我以后的孩子上大学的时候,我一定要告诉她,大学要多尝试,找到自己事业方向,做好职业规划。因为没有想清楚,所以才有后来考广外高翻失利,进新东方当初中考试方向培训老师的事。但我本来就不擅长考试,更不认同这种教育模式,再加上心情郁闷且不会情绪管理,最后从新东方辞职也是必然的事情。
摄影
大学除了口语和画画,也帮我打开了摄影的大门。最开始是看同学空间里的拼图觉得很有意思,就问别人使用了什么软件,然后自己没事的时候就会拿手机里的照片捯饬来捯饬去。后来发现光捯饬照片,没有想用的素材也不行,就开始拉着朋友跑出去拍照片。再后来两百块钱买了个二手相机,用了一段时间又被卖家要了回去。毕业的时候拍了一组合院天空的照片,还被合院官方微博转发,再后来就是工作后,有了钱,买了一入门单反,开始瞎琢磨。有段时间,非常想转行做摄影,但是在网上搜了一圈,发现摄影的路并不好走,而且现在主流的挣钱的摄影类别,如时尚摄影,商业摄影,妖艳的人像摄影,风光摄影,我并不喜欢,然后我就思考我到底喜欢摄影什么,突然有一天,我好像明白了,目前摄影对我来说,应该是有美感的记录。摄影首先得美,这很重要,其次得有一定的意义,起码对摄影者自己来说,得有意义,而对从过去到目前的我来说这个意义就是记录。我喜欢写字,发说说,拍照片,其实都是出于一种记录,留住生活印记的渴望,我经常看着自己之前发过的东西,就能想到那时发生了什么,自己什么心情,而什么都没有留下的日子,就真的像消失了一般。所以给别人拍商业性的时尚大片,风光证件照对我来说都没有太大意义,而像户外亲子这样可以记录时光的我倒是挺喜欢。
总结及关于教育的一些想法
上面的这些是这二十几年里,我遇见,浅尝辄止过,没有深入钻研的一些只能称之为爱好的事。其实如果我耐心地系统地针对某一项进行了合理的学习的话,说不定现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单只是“耐心地”“系统地”这六个字,要真正懂得,也非有这些年的摸爬滚打不能体悟。就像你不大病一场,不知道健康的重要,不知道听从个人身体规律的重要一样。但其实这些未必一定要把人扔到社会上,自己去体悟才行。它们其实也是教育的一部分,叫心智发展。而我们的教育体制,目前还是应试为主,考高分即可。在我看来,心智发展比应试教育重要的多,它应该先应试而行,至少也应该同步培养。比如应该在开始学习之前或者学习中就培养孩子有关于学习方法,知识管理,思维模型,情绪和人际管理的相关知识。这样他们在学习,寻找人生方向,以及日后的成长上才有可能更加快速。另外一点,懒惰真的阻碍一切上进行为的绊脚石,其实我很早就接触了学习方法,思维导图,快速阅读,但是因为懒才没有持续学习,整理总结,所以决不能让孩子变懒。
讲了我自己的一些探索和想法,大家觉得无聊可以跳过,但凡觉得有一点对你们有帮助,我都很欣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