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喜欢我的小书房,这是一个三平方米的小房间,没有床,靠着一角的墙根,放了一个两米长的沙发,沙发有海绵靠背,坐上来很舒服。靠墙这一头,放着一块叠得整整齐齐的棉被,为了方便我临时休息,但现在天气热了,棉被就不需要打开了,放在一头,正好给我当了一个舒服的靠背。我常常靠在这里在手机上看书写字。
对面是一个大窗户,抬头可以看见窗外的蓝天,我常常小憩的时候,悠闲地看着蔚蓝的天空上朵朵白云,它们变换无穷,形状各异。有时还会有一群鸽子从上面飞过,很久之后,它们优美的影子还停留在我的脑海中。这时,我的心总是飘得很远,我忽然想到,如果真的有四维以上的空间,一定不会在肉体的领域,而是在意识的领域,而想象力丰富的人,比如天文学家,哲学家,文学家,画家,科学家等等,他们是最容易进入多维空间的人。
白云下面是刚粉刷过的黄墙红瓦的楼房,上面还有许多支起来的太阳能。整齐的窗户,一排排的,像画一样。
沙发前面的地上,我铺了一个单人床垫,床垫的一头放了一个小方桌,我可以盘腿坐在小方桌前,在小方桌上看书写字。床尾放了一个高一点的方桌,上面可放我的笔记本电脑,我坐在沙发上打字,高低正合适。
我的书,笔记本,活页纸学习卡片本来是整齐地放在一边的,可却常常被我给弄乱了,一张一张的卡片,沙发上,床头上,地板上到处都是,但是,看起来乱,我心中有数,需要哪一张,我很快就能找出来。
我的小书房,可坐可躺,可在上,可在下,还可就地练瑜伽,静坐冥想,配合手机里的轻音乐,虽在陋室,心中空灵,神游相外,形神飘逸。
今年因为有闰月,天气热得迟,这些日子,白天有点热,晚上却格外凉爽舒适,夜色如水,静谧如梦,埙音箫韵,不绝如缕。
我常常在这样的沉静中默想读过的书,印象深刻的句子,然后用心体悟,有时觉得十分甘甜,有时又充满了忧伤,但无论如何,对知识的渴求,我几乎是贪婪了。
今天看了几页诺贝尔获奖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作品《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现摘录一段:“她不是一个追逐时间者,而是生活在时间里,她跟存在的和谐相处中包含了某种令人不解,魅力无穷和超人的东西。她是个对什么都关心、对什么都知晓,并拥有某种神秘力量的女巫!她的知识不是来自学校和阅读,而是来自大自然,她本身就是大自然季节周期的化身。”
我也写了自己的感悟:知识的获取来自两个地方,一是外部世界,书本知识,老师教授,经验积累,这些知识都是美妙的,但都是有限的,并且和人一样是有寿命的,当人的寿命结束后,他们也将荡然无存。另一个是内部世界,来自心灵,心灵直接与天地自然接通,可以看,但不仅仅使用眼睛这个器官;可以听,同样也不是用耳朵。它在最深处,比冰山下的水域还深的深处,不怕大浪搅动,因为大浪力量不及;不怕黑暗,因为黑暗遮不住它;也不怕贫瘠,因为它本身就丰富无比,它所掌握的知识不仅仅叫知识,还可以称为智慧。
和那些装璜得高大上的书房比起来,我的书房实在不堪入目,但我依然喜欢它,我在这里感到了安宁和自在,虽然在设施上缺乏很多,但我有书,有茶,有音乐,这已足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