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不等于孤独
孤独是指个体对自身的人际关系现状不满意。交往渴望与实际交往状态存在差距而产生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无助、郁闷等不良情绪。这种失落对人的心理,认知和行为都有着消极影响。内心常常会感受不到他人的关爱,缺乏温暖感,从而感觉到强烈的痛苦。孤独的人也同时会产生一种引人注意的冲动,这种冲动可能是针对任何一个。注意到他的人。
独处是当一个人在意识上与他人分离,情感或信息不与外界交流,在独处中,一个人有可能感受到孤独、寂寞等不愉快的情绪体验。这是孤独与独处的联系。但同时,独处中的个体也可以是快乐的、充实的。也就是说,不愉快的感觉是孤独固有的,但并非独处固有的。独处时,个体可能会孤独,也可能不孤独。独处中的人处在一种开放的心理状态下,可以容纳任何的情绪体验。
内向与外向
内向性格的特点为主观的心理内容的体现。外向的特点会兴趣集中于外部客体的表现。简单来说,内向性格的人更关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而外向性格的人更善于专注于自身以外的世界。你需要的并不是强行改变自己的内心,强行强迫自己走向外向。你要做的是接受自己内向的事实和内向性格,传递给自己的力量。让自己感受到内心带给自己的快乐,让自己用内向的生活方式生活。
如何独处
积极独处中的个体对独处具有渴望,喜欢这种状态,并对环境有更好的控制感,自己从独处中体验到的充实、自由、快乐、乐观等良好感受。选择自愿独处,即便看上去处于孤独无依的状态,实际他的内心不是孤独的,相反他会感到满足和暇意,从而不想立刻结束这种状态。
消极独处中的个体更多地表达出非自愿性,他们花更多的时间在转移注意力上,并且普遍认为独处是悲伤、孤独和抑郁的。他们在独处中体验到更多的困惑、焦虑、害怕、孤独、压力和紧张等情绪。随着消极独处的时间越长,他们的孤独感和抑郁感也会随之增加。对自己的满意度,对生活的满意度都会下降。
最好的独处状态是充实性独处
对于“自我”的人来说。独处的一天是最美好的时刻,虽然有些寂寞,却不乏充实,独处为他们的灵魂成长提供必要空间。独自静坐思考的时候,心会从外界、喧嚣中抽离出来,回归最真实的自己。注重自我,注重心灵提升。我独处时从来不会感到厌烦。闲聊才是我一辈子最不能忍受的事情!
失去自我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多人被外界的干扰所分心。那些越来越多的娱乐设施喝酒、赌博、购物,五花八门的电影、书籍等,看似被娱乐充实了自己的内心、看似填补寂寞和空虚的心灵。这样做的后果只能使自己的思维变得更加麻木迟钝,思想更加颓废。交往和沟通的前提都是丰富的心灵,一个没有丰富内心的人。是无法和别人进行深入的,美好的沟通和碰撞的。交际的时间太长,独处的时间就会变少,人就会开始与内心越走越远。从而无法准确了解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产生丧失自我的危险。这时候我们更需要安静下来面对自己的内心,哪怕身居闹市,我们也不会为环境所迷惑,心还是那个心,自己还是那个自己,从来都不会变。
找回自我
我们只顾着不断的抓取,不断地追逐到最后,发现自己根本就是在虚耗此生。所有人都想过自己想要的生活,面对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我们常常会迷茫。哪些是我真正需要的?哪些是我应该?尽力获取的,哪些又是我该拒绝的。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甚至没有听过自己内心的答案。很多成功者的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集中注意力专注于自己最终需要的东西,而不是世间所有的东西。这种真正的内心需求激发了他们的潜在能量,帮助他们建立了坚定的目标,并且支持他们最终达到了目标。
交际独处缺一不可
人是群居动物,缺乏交流会造成个体价值感的缺失,但是过多的交流而无法独处,又会丧失自我,形成人际间的缠绕。而静思独处则可以使我们有机会接触真正的自我。交流是能量的流动和释放,独处是能量的积蓄与储备,两者缺一不可,共同建筑的人类的认同—【他人的认同和自我的认同】合理的安排时间与他人交流,也需要保证一定的时间与自己独处,成长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