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2559784/6c98ae0b3fe26878.jpg)
PPT 的设计风格一直在变,从早年的立体水晶、毛玻璃,到后来的扁平、微立体,再到现在的弥散风、新拟态、轻拟物等...
而背后的排版思路、逻辑图示却没有大的变化,很多年前的优秀版式随手一改,放在今天依旧很好看。
在咱们的基础入门、改稿复盘以及审美提高等多个栏目中,都强调了灵感参考的重要性。
当你做 PPT 缺乏灵感时,当你看腻了近两年的版式布局时,不妨回头翻一翻以往老旧的灵感图,或许能让你眼前一亮。
将过去的版式与逻辑图示提取出来后,再换上现在流行的风格,很快就能做出一页既好看又与众不同的页面。
通过这种方法,还可以起到风格拓展的作用:限定死某个版式,不断换用不同的样式效果,让我们熟悉并掌握更多设计风格。
如果你对这种练习方法感兴趣,刚好我们之前做过一次相关练习,大家把同一页 PPT 改成了超多不同的风格,可以去 AboutPPT 导航的练习专栏看看: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59784/3416abbe68f66111.jpg)
今天,我们也按照这个思路,带大家练习制作三页案例,即旧灵感套新风格。
文中用到的旧版式参考,都是之前分享过的韩国 PPT 灵感图,看完后感兴趣也可以自行拓展练习:
-
我不说,你可能永远都不知道,原来韩国还有这么多PPT设计公司!
第一页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59784/343ece6120fddb4e.jpg)
这是一页逻辑架构图,分为四个版块按顺序排列。
下方红色的色块是重点内容,可能是推导得到的结论。
首先,我们照着原图绘制出逻辑框架,将页面比例由 4:3 改为 16:9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59784/321fcebb23120627.jpg)
接着,我在追波上找了这样一张灵感图: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59784/d4d4e5e935940989.jpg)
分析该图的特点:主色为紫色,强调色为粉色,用渐变、透明度与阴影来凸显质感。
根据分析,将绘制好的框架填上内容,简单上个色: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59784/97be714eda771855.jpg)
目前页面过于扁平,缺少必要的细节与对比,我们将其进一步优化:
-
给整体添加一个透明外框,丰富页面层次
-
直角形状改为圆角,形成统一的视觉效果
-
为增强质感,色块添加渐变、描边与阴影
-
修改色彩占比,使用粉色强调,绿色点缀
-
调整图标大小、标题字号,使层级更明显
修改后的页面如下: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59784/7ada4ebac3f18de2.jpg)
除了整体排版值得我们学习,小的逻辑图示同样很有意思: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59784/ea98a17b6d5985fe.jpg)
这种既有流程顺序又有循环的图示,如果是你,又会如何绘制呢?
第二页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59784/f67125d443ed72fc.jpg)
这页内容很多,信息量较大,但逻辑呈现却很清晰。
我们先将页面框架绘制出来,蓝色为主色,橙色为强调色: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59784/d8549e2af3f67fb7.jpg)
找一张看起来还不错的灵感图,比如这张: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59784/b406419119662b36.jpg)
上图色彩对比较为明显,层次清晰,比较适合套用样式。
如果找的是下图这种,色彩信息较少,缺少对比冲突,就不太合适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59784/04da472bdec8f84b.jpg)
我们往之前绘制的框架中填入内容,丰富一下颜色: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59784/2fee1b36fed74c1d.jpg)
接着分析一下,我们从这一页中可以学到什么?
01. 流程图示的表现形式: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59784/7cede9fe2732fca4.jpg)
以往我们遇到这种流程图示,一般会在中间加上箭头或渐变线,但那样占据的页面比例较大,使用这种形式可以减少图示的页面占比。
02. 色块叠加以增强关联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59784/ace6a7f3f25cf7ba.jpg)
上图红色框住的是两个不同的部分,在它们底部叠压一个色块,可以使两个部分连为一体,使之看起来更像一个整体。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59784/ffbf530b2c41c8b4.jpg)
最后,我们调整一下色彩与细节,修改后的页面如下: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59784/d3bdf5b4f8fbaf7a.jpg)
第三页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59784/dace3908c50212f1.jpg)
这页既有并列对比之意,又表明两部分需要相加成为一个整体。
老规矩,先绘制出框架图: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59784/1426716c6680973b.jpg)
这页的层级关系较多,我们依旧找一张色彩丰富的参考图: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59784/bae3c92ff0a1d478.jpg)
将内容填入,替换一下颜色: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59784/232de9cdeb06dd88.jpg)
接着同样分析一下,这一页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01. 非常巧妙的流程图示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59784/90f860a1784b5c71.jpg)
最上方从左到右的递进关系,上下的总分关系,以及小层级文字之间的前后关系,仅用一个图示就包含了三种逻辑关系。
02. 加号突出又不占位置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59784/dc9fe61213cc5ccd.jpg)
以往碰到这样的逻辑表达,我们一般都可以做出如下效果: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59784/cfb90726af14753c.jpg)
但这样制作后,会压缩内容的空间,中间空白的区域就被浪费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59784/fd2f84a69884e001.jpg)
而将加号置于上方,可以留出更多位置排版文字内容,间距看起来也更为合理。
我们将这页进一步优化,丰富一下页面细节,修改后的效果如下: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59784/7c79d2cd9b58dfd8.jpg)
最后,对比一下这三页修改前后的效果: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59784/1900582970b206d1.jpg)
本文修改的 PPT 源文件,如果想要下载拆解学习,可以在 AboutPPT 导航阅读原文获取哈。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