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寻路中国~后记~39

寻路中国~后记~39

作者: Carreybook | 来源:发表于2020-08-05 22:20 被阅读0次

      寻路中国country driving~翻越万里河山,作者看到这片土地的谜团与崛起,何伟作为一名美国人,却好像比中国人自己还要了解中国的深层内涵与哲学。他也见证了中国经济腾飞最关键的十年,这十年也算是世界百年未见的经济和社会奇迹~一个14亿人口的庞大国家从沉睡着醒来,从内敛不善表达,从计划经济和封建农耕思维,蜕变后焕发了生机与活力,站在了世界老大美国人重视的面前。

    中国高速公路

    由于本人对中国各方面的认知都非常有限,所以摘选部分精彩文字,看看大家有什么见解,以此为念。《寻路中国》一书有几条不同的线索。它首先叙述了我由东海之滨沿着长城一路向西,横跨中国北方的万里行程;另一条线索集中讲述了一个因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而发生巨变的乡村,在这里,我特写了一个农民家庭由农而商的变化经历;最后,则是中国东南部一个工业小镇的城市生活场景。书中所描述的这种由农而工而商、乡村变身城市的发展,正是1978年改革以来中国所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它没有什么宏大的叙事,用的是一只细笔,描绘的是中国普通人的生活,那么真切,仿佛你也亲历其中,或者就是你身边乡村或城市发生的故事。通过叙述普通中国人的经历来展现中国变化的实质。(相比罗杰斯骑摩托车游历中国的流水账,何伟这个确实记录了很多不为今人所知的细节)

    本书探讨经济,追踪发展的源头,内容包括:城墙,村庄,工厂等内容,让人们看到一个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大地。那么何伟想要寻找什么呢?他看到的无非是中国改革开放下乡村和城市的巨变,不,难能可贵的是他研究的不是宏观层面的巨大建构,他研究的是真真切切的具有浓厚烟火气的普通人的现实生活。(有温度的一支笔,写出了很多小人物的故事,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嘛)他要做的是无非是用他的笔,把这些记录并写出来。文字没有什么炫技出彩之处,要的就是平凡之处见惊雷的效果。他给人是现实生活的感染,一粥一饭,家长里短,他是亲历者,他是《纽约客》驻北京的记者,是故事中讲一口流利普通话的老外。他和善、他友好、他用平实的笔触捕捉现代中国。《南方人物周刊》曾评论道:“何伟的笔下是真中国,是连一些生活在中国的青年人都不知道或拒绝认识的中国。”我认为何伟寻找的是我们似曾相识、却没有用心观察和记录的中国。(作者很多金句都很深刻呀,旁观者清,这本书也是西方大学中国研究必读书目)

    在这个躁动的时代,一个外来文化者,用十年的时间,深入腹地游历探访,细致观察入微捕捉,以直白,客观,真诚,尊重的笔触,记录一个陌生的国度,在时代巨变中,那些历史的残垣断臂,贫穷纯朴的村庄,蓬勃发展中的工业地带,以及生活在那里的普通人,甚至边缘人。没有猎奇,没有大惊小怪,没有嘲讽,有的是一双敏锐的眼睛,一颗以人为本的心,捕捉这些地方的活力,感受它的变化之美,因为这些地方有美丽朴素的中国人。(有朴素也有愚昧,这一点现实暂时无法改变)

    这就是《寻路中国》,一个外国人眼里的中国,熟悉的人和事,陌生却独特的角度。

    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美国人,中文名何伟,牛津大学文学硕士。曾任《纽约客》驻京记者,并为《国家地理》、《华尔街日报》、《纽约日报》等长期撰稿。著有"中国三部曲":《江城》、《甲骨文》和《寻路中国》。

    2001年夏天,何伟考取了中国驾照,此后的七年中,他驾着租来的轿车,穿行于中国的乡村与城市,所见所闻,成书《寻路中国》。

    《寻路中国》英文为Country Driving,Country和Driving组合在一起,是何伟驾行在中国北方乡村地区和南方工业小城感受经济发展;也见证了中国汽车业的蓬勃兴起,城乡道路的高速发展,这七年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腾飞最关键的时期之一。

    何伟的寻路中国之旅,接触的都是最最普通的中国人,从他们十年里快速流变的生活状态,来体验和感受中国社会的变迁。文中有大量的对人对事的细节描写,观点也是从细节中来,不仅仅是看到问题,更多的是对人的理解和关怀。"每个记者都有自己的选择和方法。对我而言,有特点的普通人更能刺激到我"。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普通人的变化才能最准确地说明中国变化的实质。(最有代表性的真实)

    得过普利策奖的华人摄影师刘香成说过:“我并不刻意去拍政治,我只是拍了普通人的生活,只不过普通人的生活里反映出了政治”。

    何伟探寻中国之路,三个主题平行:城墙,村庄,工厂。时代感鲜明,见证了中国由农村化走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这是生活和改革的潮水起落间,自己裸露出来的主题。

    1. 城墙

    从北京出发沿长城一路向西;追寻长城城墙的墙印,追忆长城两边古老的历史和民族的纷争,探寻如今长城脚下现代人的生活。

    "城墙还能衬托出河北大地所具有的永恒的生命力。那儿有质地坚硬的岩石山峦,砖石结构矗立在山巅之上似乎安然无恙。长城依旧,但它再也诉说不了永恒"。

    关键词:国营租车,驾照考试,国内司机、驾驶习惯,道路路况,中国地图,沿路搭车,长城历史,周边村落。

    城墙可以理解为我们西部地区,长期的贫困,破坏的生态,落后的教育,人口的流失,犹如城墙脚下迟暮的老人,面对这长城的辉煌,却等待着自己的落幕。

    ——"只有在《中国地图》上,还能反映出长城过去曾有过的乐观景象"。

    ---"一路驶过的那些地方,地质已经变得相当脆弱,在这片毫无特色的土地上,一道道城墙显得像堂吉诃德一样不合时宜,因为过去王朝的种种符号早已湮灭在茫茫大草原上。"

    一道道断墙历经无数次侵袭而毫发无损的长城,毫无疑问,它们还将这样挺立下去,雄踞在山脊之上,矗立在高原之上,恍若那失落的帝国残留的踪迹。

    2. 村庄

    从北京城区,驾车往长城脚下的京郊农村;那些行将消亡的小村庄里,原始的生命正一点点消亡。然而在三岔村,前进的步伐已经迈出,时光匆匆,人们憧憬着有望实现的所有事情。

    "我喜欢乡下的生活节奏,以及生活随着季节的变换而出现的循环往复。我找到了自己的生活套路:我知道每一个季节,每一个日子里,我能够希冀些什么"。

    关键词:三岔村,民房出租,魏子淇一家人,魏嘉就医,魏嘉上学,长城驿站,邻里之间,乡村经济,魏子淇入党,村支书竞选,乡村夫妻关系。

    村庄可以理解为我们的中部地区,靠近发达地区,有机遇有诱惑,从务农到经商,从农村到城市,人们被变化的浪潮催迫向前,追逐速度,脚步踉跄,焦虑不安。

    ——“西方的报纸上总是着眼于中国的巨大变化和政治的东西,但是根据我的所见所闻,这个国家最大的焦虑却是极度个体化,极度内在化的。"

    ——"我并不反对进步,我明白他们为什么那么急切地摆脱贫困,也对这种适应变化的努力保持崇敬。但这个过程如果太快,是要付出代价的。”

    ——"他们同时过着现代生活,和传统生活,但他们同时抓住了这两种生活里最糟糕的部分:最糟糕的现代生活,最糟糕的传统观念。”

    3.工厂

    沿东部海岸线,驾车经浙江的金(华)丽(水)温(州)高速,从一个城镇到另一个城镇,穿行于美丽的乡村之间,去南部寻找一个城市。

    "我沿着高速公路在各城镇之间穿巡着。我喜欢循着一条固定的线路行走,喜欢新兴工业城镇那种急匆匆的生活节奏,以及那么多人走在路上时所表现出来的朝气与活力"。

    关键词:丽水工业,高速公路,大坝工程,搬迁补偿,古堰画乡,胸罩调节环厂,招聘与跳槽,欠薪与讨薪,工厂搬迁,陶氏一家,罗师傅的成功之路。

    工厂可以看成我们的东部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国家政策扶持,经济效益巨大。西部的年轻人沿着新修的道路去了南方,年复一年,如候鸟般迁徙。

    ——"在中国,整个国家的崛起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外来务工人员和中小创业者的积极性。"(本书的点睛之笔,一句话说透中国改革开放40年)

    ——"这些私人投资者见惯了动荡和艰难时世,心里都很清楚,机遇总会有来有往。"

    ——"中国人已经学到了很多新技能,他们反应敏捷、足智多谋、善于思考。他们也会耐心等待——这是他们所具有的一种古老的品德,跟这个国家一样历史悠久。"

    这里是许多普通人的中国故事,关于长城的想象,村庄的乡愁,工厂的喧嚣。它们真实而现实,带着一种亲切的酸楚,那种酸楚,就是剧变的实质。(这种复杂的情感,也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懂得)

    书中信息量极大,有很多知识点和客观的分析,他对中国经济发展敏锐的洞察力远远超过许多中国人。何伟是个会讲故事的人,语言幽默风趣,文字简练干脆,以"旁观者"的清醒描述现象,却不完全是一个神情冷淡的局外人。他关切那些湮灭的城墙,消失的农田,层出的工厂。在三岔村,是因为建立跟现代农村的某种联系,到了浙江,思考的则是中国的未来。这是一个愿意到任意地方会见任意对象的新闻人。(何伟长得挺儒雅,中国人缘确实很好呀,近些年还有一根加拿大美食博主James和他居然有点像,他们的中文都挺有意思)

    "感谢你们让我与你们同住一屋,同吃一桌,感谢你们向我敞开心扉。因为有你们的善良,这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土地,永远让我有家的感觉。"

    "我在中国的工作不是改变中国,或者改变中国人的想法。我关心的只是今天他们怎么想。只不过,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所有人都改变了对自己的看法,也都改变了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

    每个人都在变化,摇摆,有时自行其是,有时候被裹胁而去。我们需要喧嚣的声音,但每一个生活者,必须在喧嚣中的宁静地带继续生活。

    何伟笔下的中国,是一些连中国人都不知道或拒绝认识的中国; 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事无巨细的描述,是中国人自己太习以为常而不以为意的,熟视无睹的细节。对一些社会弊端,他表达他的关切、忧虑,是因为对这个国度的热情和热爱。(同意,不是冷嘲热讽和贬低,而是对中国国家和民众的关心和希望)

    同样的,长年远离故土的人,看待现在的中国,会更客观、公正,归属感因为远离而更加强烈。我们希望她更好,更强大,会看到她的病状,但也相信有治愈的可能。

    祖国就是那个我抱怨一万遍都不许外人说一句不好的家,同胞就是那个我们擦肩而过看似冷漠但他受丁点委屈必然同仇敌忾的家人。(是呀,谁又不是呢?)

    《寻路中国》是"非虚构"的纪实文学,它更像一部纪录片,零距离、长时间地跟踪、融入采访对象的生活。喜欢这般的文学形式,亲身经历,兼具客观性和文学性,不以修辞和色彩为重,但其震撼效果和发人深思不是虚构的小说所能达到的。

    在何伟眼里中,变化的中国是美的,他耐心的眼睛和耳朵,敏感地觉察到一种异文化的特别之处:这里的人都特别的意气风发,很灵活,很务实。他有一种预感:这是一个有前途、有意思的地方。(这本书能出版,也是赶上了涛哥执政末期对科学发展的重视,重点发展改革经济,放开了很多管制)

    人生能够总是在路上是种幸运,它带给我们机遇,丰富我们的人生。而那些看起来平平无奇,甚至有些灰头土脸的山水,村庄,田园,江流,永远是我们心底里所眷恋的故乡。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她继续行走在路上,country driving。没有理由不相信,她的未来必将震撼眼前。(虽然现在中美摩擦但未来我还是相信中国和中国民众能靠着智慧与勤劳走出康庄大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寻路中国~后记~3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blg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