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个话题很刺痛人,
也是从kyle老师的朋友圈看到的这一句话,
现实就是职场上就是以结果来论英雄的,很可能就是你花费了很多的时间精力做这些事,最后确没有一个很好的结果。
拿我自己举例,有些时候如果想着只要过程学到东西就好,不要太看重结果,这样的情况下一般效果不会太好,因为自己首先就给自己留后路了,那从另一个角度想我就是要达成最后的结果,那么达成这个结果我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再由此我去找相关的资源来满足这些条件。
以终为始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这样你能够使出100%的动力,同时也能快速判断出自己目前欠缺哪些不足,进行及时的补救。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先把结果在大脑里想出来能够激发你的羞耻感,当这个FLag已经立起来了,你应该如何去行动呢?这样大脑想的就是怎么去更好的完成任务而不是瞎想而无从下手,安慰自己说我享受过程。
年会结束了,马上就是假期,这个假期如果运用的好可能会影响接下来的2019年的计划。
所以就按文章说的,先把这个假期想要得到的结果计划好,然后优化到每一天需要完成去做些什么。
很多时候我们是想太多做太少。
很多时候我们是做太多但是没有想清楚自己为什么做。
理清楚自己的思路会比较重要。
那自己做比方,《思考快与慢》正在阅读中,每天需要写一定读书笔记在群内打卡。
《引爆微信群》这本书正在做拆解,现在只完成了三分之一,也需要尽快做出思维导图
还有就是抖音方向探索,要在春节的时候开始抖音视频拍摄的上手,必须要知道短视频应该怎么去玩,而不是视而不见,已经18年一年没研究了。
拆解三节课助教体系,拆解六六训练营体系。
用户增长,相关课程学习理解,应该也在这14天之内去达成目标。
这样拆解下来,每天需要做什么基本会有一个大概的思路,然后就是在拆分细化。精确到小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