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少症

作者: 人在异乡 | 来源:发表于2024-02-26 08:42 被阅读0次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全身的肌肉质量和肌肉力量持续下降。

这种由衰老引起的骨骼肌质量下降和肌力减退的情况,医学上称为“肌少症”。

忽视对老年人肌少症的关注和管理,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65岁的王阿姨最近经常走一会儿,就出现腰背酸软乏力、上半身不能挺直等状况,在老伴的搀扶下或借助拐杖、助行器才能正常行走。

起初,王阿姨以为是年纪大骨质疏松或腰肌劳损造成的。

而医院骨科医生诊断,王阿姨的这种痛苦是腰背肌少症作祟。

当老年人的肌肉减少到一定程度时,脊柱关节就会缺乏足够的肌肉来维持平衡,活动受限,甚至连基本的站立和端坐都会很困难。

如何自测肌少症?

根据2019年最新修订的亚洲肌少症工作组诊断标准,有四种简单的自我测试方法。

测小腿围

使用非弹性带测量双侧小腿的最大周长,一般认为男性小腿围<34厘米,女性小腿围<33厘米被认为可能有肌少症;也可以用自己双手的拇指和食指组成指环,小腿最大周长小于指环就有可能有肌少症。

看走路速度

如果走路的速度小于1米/秒,即17分钟走不到1000米的话,很可能有肌少症。

握力测试

如果中老年男性握力小于28千克,中老年女性握力小于18千克,那么可能就是肌少症患者。

“坐立”测试

在手部不支撑的情况下,测“坐立”次数。如果在15秒内完成“坐立”动作少于5次,那么就有可能是肌少症患者。

得了肌少症该怎么办?

先去骨科做全面检查。

确诊后也不要着急,因为肌少症是可治的,它是一种慢性病,增加肌肉需要循序渐进,要结合营养补充和适度运动训练。

饮食方面

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D3,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

建议中老年人每天按照每千克体重摄入1.0~1.5克优质蛋白质,例如新鲜的肉类、鸡蛋、牛奶、豆制品等。另外,可补充维生素D3。

抗阻训练,持续30分钟以上才有效。

想要增加肌肉,需要进行有阻抗的肌肉训练。

送大家一份居家运动指南

上肢锻炼——举瓶装矿泉水,下肢锻炼——靠墙静蹲。以瓶装矿泉水代替哑铃做上肢的抗阻力训练,下肢的锻炼可以做卧位直腿抬高训练及靠墙静蹲训练,也可以利用弹力带做四肢的抗阻力拉伸运动。背肌减少,可做平板支撑等训练。

针对腰背核心肌肉减少的人,推荐进行小燕飞、五点支撑、三点支撑、臀桥、平板支撑、俯卧撑等动作锻炼。

同时,腰背肌少症的人日常生活中还需要注意避免久坐,减少弯腰,更不能弯腰负重,建议要卧硬板床休息。

相关文章

  • 肌肉减少症的危害和防治

    有没有发现老年人很容易跌倒,而且跌倒后很容易骨折。这就是肌肉减少症引起的。 少肌症(Sarcopenia)首先由I...

  • 子宫腺肌症的症状都是哪些

    子宫腺肌症的症状都是哪些:子宫腺肌症现在可以说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女性子宫腺肌症与子宫内膜异位有关,这种病还会导致不...

  • 子宫腺肌症如孕3个月大,服妇炎丸3疗程喜怀孕

    子宫腺肌症就是子宫内膜长进了子宫肌层而形成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经期或经后周期性腹痛、经量增多和不孕。一般子宫腺肌症若...

  • 5-28

    臀肌挛缩症(GMC contraction of gluteal muscles)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臀肌及其筋膜纤...

  • 上交叉综合症(颈部前顷)

    针对上交叉综合症:一句话:松解紧张肌群,锻炼弱侧肌群,以达到平衡。 紧张的肌肉:胸大肌;胸小肌;背阔肌;肩胛提肌;...

  • 子宫腺肌症的治疗方法

    子宫腺肌症是由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的一种良性病变。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特殊形式。99%的子宫腺肌病继发于怀孕...

  • 人流后患上子宫腺肌症如何处理

    人流后患上子宫腺肌症如何处理:对于人流后的一不小心得了子宫腺肌症,这一点需要患者把握,人流是有一定伤害的,子宫肌腺...

  • 中医人关于“子宫腺肌症”的交流分享

    天津于大夫:最近收了好多子宫腺肌症的病人,都是来切子宫的,粗略估计将近20人。 西医说子宫腺肌症发病机制不明,可能...

  • 久坐屁股痛(梨状肌综合症),最好的锻炼方法

    长期不运动和久坐,会导致一些上班族和学生族出现梨状肌综合症,那到底什么是梨状肌综合症呢?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梨状肌综...

  • 子宫腺肌症的治疗需要知道的事情

    子宫腺肌症的治疗需要知道的事情:对于子宫腺肌症来说,治疗的方法是比较多的,临床决策需结合患者的年龄、症状及生育要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肌少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blz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