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感悟三下乡,青春筑梦行#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
作者:王安紫钰
“写在前面”
新疆支教之余,社会实践志愿服务队的老师和同学们通过专题调研深入了解当地教育现状,参加教师培训增强当地师资力量,实地查看社会实践基地现场,走访慰问学生家庭,参观特色地区感受维族独特的文化魅力,并在最后以一场精彩绝伦的文艺汇演结束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
一起来看这次新疆社会实践服务队
为我们带来了哪些精彩吧
调研了解教育现状
实践队成员针对双语教师培训方式及考核办法、当地双语教学模式、双语教育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等问题进行访谈。
实践队成员在基础教育领域内的艺术类课程的设置及实施现状等相关问题上与当地老师进行交谈。
培训收获成长
培训分为双语教师培训和幼儿书记和园长培训两部分内容,相关专业学生讲解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面对这些比我们年长又有经验的近100位书记园长,实践队成员倍感压力,有时甚至会备课到凌晨五六点。在讲座交流过程中,可以看到当地幼儿园管理者对于“怎么做”的问题非常关注,观念改变行为,他们在努力的学习理念,并希望用理论指导实践.
实践铸成积淀
学校党委副书记王焕斌与疏勒县八一中学校长进行友好交谈。
学校党委副书记王焕斌为爱心课堂的学生发放学习用品。
学校在“潘玉莲爱心小课堂”举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仪式。
走访慰问学生家庭
大爱新疆,爱的是新疆的每一位学生,学校领导走访慰问我校新疆籍学生的家庭,发放慰问金,给予学生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
参观体会文化的魅力
在参观的过程中,他们一路走一路感受祖国的多元文化。这些文化独具特色、博大精深,喀什古城里每一抔土都含有历史的印迹,清真寺外墙的每一种颜色装饰都有一定的意味,博物馆里每一处陈列都展现着当地的风土人情,还有香妃墓那流传着的勇敢而浪漫的故事……
汇演演绎青春
在喀什的每一天,实践队成员们苦过、累过,却依旧笑着、坚持着。8天,不期望能带给学生什么质的改变,但求能“启发他们的兴趣,开拓他们的思维”。成员们在活动中一起吃饭,聊天;一起备课,玩游戏;一起墙绘,排节目;一起熬夜,看星星……点点滴滴,历历在目。在离开这个城市前,他们满怀感恩之心,高唱着相亲相爱一家人。
汉族同学与维族同学一起表扬舞蹈《新疆山水美》,人美心更美。
谁说只有女子才够细腻,实践队成员王冠奇以柔软的笔触创作原创歌曲《我之光》,追随潘奶奶的精神之光。
师大学子说
一群让人又爱又恨的孩子,即使再顽皮,也没有真正的坏孩子,他们都记着你的付出,表达感情总是很直接,不存在任何虚伪的成分。临行前,不舍打动了每个人,泪水怎么样都止不住。说实话,来之前怎么也想不到短短几天的相处就能拥有这样的羁绊。看着这群孩子,上午差点被他们整疯,下午却想着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就是他们能够健康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这次经历让我真正明白了,为何教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职业之一。
——张昊
时光如梭、岁月蹉跎、又是一路风尘仆仆、又是一夜星光灿烂、又是一味苦乐酸甜、又是一曲人生凯歌,问世间志愿为何物,只叫人百感交集。当看到黑板上学生用歪歪斜斜的用粉笔写着的“我们爱你们,老师!”天知道那一刻我有多感动。看着那一张张纯真的脸,所有的疲惫都消失了。我不舍,我舍不得离开这群可爱的孩子,突然发现时间过得好快,一周就这样过了。我敢肯定这是我二十年来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阿瓦古丽
总有那么一瞬会让你落泪,总有那么一句话让你不知如何回复,“老师,你们还回来么?”面对小孩子们诚挚的眼神和不可知的未来,我们该如何去回复?“孩子们,我们会回来的,就算不是我们,也会有千千万万的哥哥姐姐来看望你们,来教授你们知识。”支教,带给了我感动,带给了我前所未有的使命感,支教,在继续!
横贯祖国东西的渐变景色、席地而坐练合唱、齐聚一堂的热议讨论、凌晨合上的电脑、高龄奶奶的“给孩子好心,但不给孩子好脸”、学生给我编的麻花辫、孩子们对学习的执念、高远浓郁的天空、热情淳朴的民风……在疏勒的这些日子,在我而言,独特又宝贵。人一生走过的路很长,或许有些人注定只能与我辗转短暂的行程,或许有些土地注定我只有一次碰触它的机会。但这次疏勒之行,是一次心灵的涤荡。
——李自菲
对于他们来说,虽然社会实践活动已近结束,但是我们都知道,当他们接到孩子们的电话时,他们依旧会热泪盈眶,而在这片土地中遇到的人、做过的事、说过的话都将成为他们最宝贵的财富。社会实践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前面的人走过的路,后面的人要继续一步步加深他的印迹,这样,路就被我们走出来了,愿“师大溢彩·大爱新疆”这条道路能越走越坚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