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古典老师新作——《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过程中,让我记忆深刻的有这么一点:
终身提问者:问题比答案重要!
要以问题为中心,区分知识树和问题树。因为知识树的思路,是典型的专业知识细分的学习路径,但在一个高度变化、多领域跨界的时代,完成任何任务都需要调用多领域的知识,全部靠自己学习显然来不及。由于学习的速度跟不上遇到问题的速度,焦虑随之而来。这种知识焦虑就是全民学习热的动力,不过这股热潮停留在“如何学习”,而不是“学来干嘛”的思考上。
文中指出:和知识树不一样,问题树依托一个真实的、高价值,并有可能被解决的问题来展开。它包括4个方面:
1.我们面临什么样的问题?
2.我们如何知道自己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3.我们会遇到哪些挑战和障碍?
4.我们有什么可能的解决方案?
以上4个问题会出现很多关键词,指向各个领域,每个领域又会产生新的关键词,然后生长成一棵关于这个问题的问题树。
问题树人类的天性在认知上是吝啬的,很懒惰,学习和思考是一件非常耗能、逆人性的的事。所以,如果一个知识不能被用来解决问题,就不值得学习。
那么,你需要的,是用来解决问题的知识。
你要学什么?答案就在于你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增强学习动力的最好方法是找到你真正感兴趣的问题。
对我来说,收集保存在为知笔记、印象笔记等云储存中的资料,存在只收不看的问题。我想这也是多数学习者同有的问题。
怎样解决?按照古典老师教的去“百知谷”(百度、知乎、谷歌)搜索,发现了成甲老师教的方法,就是提问的方法。
1
随着云储存等工具的发展,现在大家在用为知笔记、有道去笔记、印象笔记等笔记工具保存资料,一键保存,越来越轻松。不过,时间一长,很多人会遇到一个问题:
因为保存资料太方便了,反而导致保存的文章资料越来越多——云笔记工具成了一个回收站,里面的文章已经多到自己根本看不完的地步。
这就让我们陷入了另一种困境:每次打开云储存工具,看到那么多未读文章,压力巨大,都有点不想看了;而且,由于保存的资料太多,很多文章又没有看过,以后查找起来也很费时间,有时候还不如直接去百度查找方便。
2
造成这种问题和困扰的原因有很多,但重要的一点是,大多数人用云笔记时根本没有花时间思考过:我用云笔记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我们真的是要解决保存文章的问题吗?
我们真的是需要一个简易版的在线word吗?
NO。对绝大多数人而言,上面两个需求,只是软件的这些功能提供给你后,你能想到的两个用法而已。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如何让云笔记帮我们更好地“把资料转化成能力”。
要能做到这一点,单凭把越来越多的文章保存在云笔记里,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那应该怎么办呢?事实上,我们真正要做的是:理解资料、信息、知识和能力之间的转换逻辑,然后想办法利用云笔记帮助自己实现这个转化过程。
因此,如何组织资料,加工信息,让它变成为我们大脑容易记忆、提取以及应用的知识,这才是云笔记用法的核心要义。
3
而要实现这一点,有两个步骤很关键:
(1)外部资料输入方式的效率;
(2)输入信息加工内化的方式。
只有弄明白如何让输入信息效率最高,内化质量最好,才能让云笔记真正成为帮助我们认知升级的工具。那究竟该怎么做呢?这个方法就是的QCR汽车人方法(记忆技巧:QCR是“汽车人”的首字母)。QCR是云笔记保存,加工,使用资料的三个步骤。QCR分别代表着:
▶ Question转化问题
▶ Connection新旧联系
▶ Review定期回顾
第一步:Question转化问题
先想象一个场景,你在网上看到了下面这篇短文:
“今天聊聊马斯克。他在我们眼里是个神奇。
他在四十多岁时创建四家价值数十亿的企业。而且还是在软件、能源、交通以及航天航空这四个不同的领域。
怎么做到的?
很多人把他的成功归因于他异于常人的工作理念(他平均每周工作85个小时),或者他对未来有一种颠覆现实的想象力,还有他难以置信的适应能力。
但这些回答都不能让我满意。其实很多人都有这些特质。我想知道他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
随着我不断深入阅读关于马斯克的各种文章,视频以及书籍,我注意到一个被忽视的巨大谜点。
传统观点认为,为了成为顶级人才,我们应该专注于一个领域。
而马斯克反其道而行之。
他的专业知识覆盖了火箭科学、工程学、物理学、人工智能、太阳动力能源等领域。我确信,为了增加我们取得突破性成功的概率,我们都必须跨领域学习。”
假设你对这个短文感兴趣,这个时候你会怎么保存它呢?绝大多数人都是直接把这段文字存在云笔记里,希望以后有时间的时候再读。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真相是,你很可能以后再也没有时间读这篇文章了——每天都有比读这段话更重要的事情。那该怎么办呢?建议是:把保存文章转化成保存问题。
你在保存文章之前,要问自己几个问题:
▶为什么我想保存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中哪些内容对自己有启发?
▶它对我的工作生活能起到什么帮助?
想了这些问题之后,你就可以写下关于这篇文章如何应用的问题了,比如你会写:
(1)为什么马斯克没采用专注一个领域的策略?
(2)我可以学习马斯克的跨领域学习方法吗?
(3)跨领域的学习方法是怎样的?如果一个领域都学不完,还能跨领域学习吗?这个方法现实吗?
你看,这样你原本是保存一篇文章,现在你变成了先保存几个问题。
第二步:Connection新旧联系
在QCR方法里,第二步“Connection”是指我们要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而写答案的时候,不能看原文,要凭借记忆以及借用过去的经验,跳出作者的思考边界回答问题。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如果直接照着一篇稿子读10遍,可能我们也记不住。但是如果我们看完一遍稿子,就想办法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那么,可能重复4-5次稿子,内容多半就熟记于心了。这就是大脑难输入,易输出的特点。
当然,如果你能够进一步提升难度,比如上午看完稿子,间隔几个小时,下午逼自己回忆写下内容,这样反复几次效果会更好。
因此,为了提高我们信息输入的效率,我们就要给自己提要求:用自己的语言逻辑回答问题。而且,这么做还有额外的好处:你能比较自己和作者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观察视角,从而获得更多启发,进一步加深对这一内容的记忆。
这样,我们云笔记中保存的就不仅仅是一篇文章了,而是这篇文章对我们的启发,我们需要学习的内容,以及我们觉得重要的事情。
云笔记中保存的就不是一篇未读文章,而是经过消化和内化的价值点与启发点。
第三步:Review定期回顾
最后一步就是,Review定期回顾。利用云笔记的提醒功能,把这篇对你有收获的内容设置为一个月之后重新阅读。或者,你可以把从各个文章中总结出来的觉得最有价值的观点,汇总在一篇文章里,然后在云笔记中置顶,定期回看这篇文章,就能高效地回顾过去一段时间学到的精华了。
4
这个方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可能有两方面的疑问值得澄清:
(1)这个方法看起来挺花时间啊,我每天要保存的文章挺多,哪有那么多时间弄这个呢?想一想,你保存了几百篇文章没看过,你的生活也没受到影响,那么现在少看几篇也没关系。而且,尽管你少看了那些本来就不看的文章,但你却把省下的时间用在真正掌握一个新的知识上面,这岂不是赚大了?
(2)这个方法看起来挺简单的,有没有用啊?这个看似简单的方法,如果你能够坚持下去,也并不容易。不过,话又说回来,世界上哪有那么多轻轻松松就能成功的?找到一个简单的方法,能够坚持下去取得成绩,已经够幸运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