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启发问题:“你有没有遇到看起来不错的事情,但到头来却得到了不好的结果?”
<问题说明>
假设你刚干了一天的体力活,又渴又饿,可以最多吃5个馒头,喝3杯水。那么现在你可以有三个选择:
A、连续吃5个馒头。
B、连续喝3杯水。
C、先喝2杯水,再吃3个馒头。
你会选择哪一个呢?我想大多数小伙伴会选择C,比较好的同时解决饥渴问题。
这只是一个抽炼到很简单的问题。可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选择A,或者选择B,甚至连续吃到6个馒头、7个馒头,或者连续喝4杯水、5杯水。本来馒头和水都是满足我们身体需要的,结果为啥到头来可能会撑到肚子呢?
这背后有两个我们非常容易忽视的逻辑。
第一个是边际效应——指其他投入固定不变时,连续地增加某一种投入,所新增的产出或收益反而会逐渐减少。
第二个是机会成本——利用一定的时间或资源生产一种商品时,而失去的利用这些资源生产其他最佳替代品的机会就是机会成本。
当我们不断做出“不坏”的选择时,一方面可能进入边际效益递减的困境中,一方面也可能损失了其他更好的选择。这是这些 “不坏”的选择 比“明显坏”的选择 更坏的地方,因为常常是隐藏的。下面的视频借着刷短视频和淘宝比价来说明这个问题。
磁石的看起来“不坏”的选择
像那看起来“不坏”的选择,磁石想到老一辈是饿过来的,所以非常注意节省。一方面对于儿女大方,热情招待,一方面剩下的一定不浪费,就是撑着了也得吃完,快坏了也要吃掉。其实如果放到半个世纪前,这个决定是非常正确的。在物质匮乏的时代,不节约就要饿死了。不过现在进入了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多余的食物重要性大大下降,甚至到了一种起副作用的地步。如果不能跟随这个时代变化,就很难理解。所以,磁石在思考一个决定的时候,如果不是那种触碰原则底线的,是没有绝对好坏的,而是有一个相对优劣的。如果带着那种绝对好坏的态度是做决定,其实就陷入了背后隐藏的误区了。
磁石自己不做淘宝比价,直接看品牌或者朋友推荐或者简单看排序。看品牌或者朋友推荐最多,基本上都是靠着信任。
不过不做淘宝比价,也不代表磁石一点不做那看起来“不坏”的事。过于广泛阅读缺乏专项聚焦阅读,这是看起来“不坏”的事。广泛阅读本来是不错的事,总比不阅读好,但一段时间只有广泛阅读,却没有聚焦深度阅读,就是个大问题。其实大多数人容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却很难把一件事做专做精,这就是最大的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