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教育最简单第3章5 走出心理沼泽——小春的故事

最初听到慢就是快这句话,感觉特别的不可思议,慢就是慢,快就是快,怎么说慢就是快呢?
后来,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我才恍然大悟,原来真是如此呀。比如,一个人开车,要到一个地方去。如果他按照要求谨慎驾驶,到达一个地方需要两个小时,可是,他偏偏要赶时间,于是提高速度,这样在半路就出现了轻微的交通事故,结果一处理就花了两个多小时,这样它实际耗时在4个小时以上。看到这样的情况,我完全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
回味这个事例,我发现原来生活中处处都是这样,包括在教育孩子时。比如,你碰到一个学生,他经常骂人。当然,骂人是不对的,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但是如果老师直接从正面出击告诉他:这样做不对,让他改正。正常状态下,他不会反抗,并且还可能默认,或点头答应,但实质上效果又会如何呢?这种方式就像西医,治标不治本,因为在不久之后,这样的现象会继续上演。
从老师的角度来看,发现孩子的问题,在第一时间予以引导,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可谓快。从孩子的角度来看,自己说脏话,被老师发现,老师进行批评教育也在情理之中,可是自己打心眼里,也要改正这样一个不好的行为习惯哟。
话及此,我们可能会想到:一次这样的教育,一定会有较为理想的效果。无论你是父母或老师,你真正说过类似的话,相信你一定知道,说这样的话的最终效果是什么。
孩子出现这种骂人的情况,是咱们听到的。但孩子为什么会经常骂人呢?这背后的理由是什么呢?难道一个孩子自小就喜欢骂人吗?如果是,那其他孩子呢?显然,他出现这种情况,一定有背后的理由。对于孩子来说,谁不想做好孩子呢?他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一定,尤其他认为合适的理由,不从根源上来解决问题,最终的效果注定是不理想的。
如果你能看透其中的缘由,知道这是他家庭教育的不当方法所致,就可以耐心的与其父母进行沟通,交流教育孩子的好方法。转变其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些理念,需要一个过程,可能会相对比较漫长,但一旦其父母的工作做通了,父母的理念转变了,他对待孩子的态度自然也会转变。
都说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这句话是颇有道理的。当你看到孩子的表现时,就能想到他父母的表现,简言之,有什么样的孩子,就有什么样的家长。只要是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一定要找到根源——父母,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确走了弯路,用的时间也会比较长,投入的精力也很大,但是最终的效果却非常的好。如果老师用立竿见影的方式,一次两次三次……这样做,孩子能被纠正过来吗?如果你是孩子,你经历过这样的立竿见影式的引领,会如何想和做呢?
在现实中,与此类似的是有很多,作为父母或老师,我们只有在面对孩子时,能理性的面对,用心的去倾听,倾听孩子的内容更倾听孩子的情绪,从中发现问题的根本,才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教育孩子是技术,是态度,是艺术。我们在面对一些实际问题时,牢记慢就是快这个大道至简之理,我们的投入才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