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英歌h
今日骑行第一站:柯城区石梁镇麻蓬村,距城区十余公里。
别小看石梁溪畔这座小村子,名头说出来,吓你一跳:“金庸武侠思想萌发地”。
村子里有金庸广场、金庸公园、金庸小径、金庸塑像,还有龙门客栈、温家堡、桃花岛、盐帮码头……旌旗猎猎,石梁派、点苍派、古墓派、全真派等七派八派的旗号随风飘扬,家家户户院墙上描绘着呈现武侠内容的黑白墙画,随处可见武侠元素,就连种着茄子、辣椒等蔬菜的“共享菜园”那插牌上的文字,都出自武侠小说泰斗的笔下,比如这块:“红颜弹指老 刹那芳华”,据查就是取自《天龙八部》的回目名。
真真的全景武侠村啊。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是外行中的外行,对武侠书和武侠影视不感兴趣,大师的作品几乎没印象,也就瞧着新鲜,走马观花看看,没侠义情结的。但是为何看到有些名称和名字,会有似曾熟悉的感觉?比如说,“段誉”,难道我小时候看过《天龙八部》?
树林里有只“鹰”的雕像,栩栩如生。我正拍着,旁边一位小朋友说:“那不是鹰,是雕。”
尴尬了,原来是《神雕侠侣》里的“雕”、《射雕英雄传》里的“雕”啊。
如果你是金庸迷、武侠迷,有机会到麻蓬村找找感觉吧,还可以跟村民切磋切磋武艺。据说这个村习武成风,是远近闻名的武术村,祖传“十三太保拳”是市里的非遗项目。《碧血剑》里“石梁帮”打的就是“麻蓬拳”。
一个曾以种柑橘为主的传统农业小村落,何以嬗变成全景武侠村,成为当地新的网红打卡地?
这得感谢新派武侠小说一代宗师金庸老先生。1940年至1942年,16岁的金庸曾在石梁静岩读高中,当时经常到麻蓬村看村民练拳习舞。老先生80岁时重访母校,题词:“温雅豪迈衢州人,同学少年若兄弟。六十年中常入梦,石梁静岩夜夜心。”
熟读金庸作品的人,会在其中找到许多与衢州、与石梁有关的元素。
今日骑行第二站:柯城区七里乡寺桥村,距城区近二十公里。
离开麻蓬,溯溪而行,陶醉于石梁溪自然风光带的青山碧水。到达尽头的寺坞村,本应返程,王兄提议上公路,继续往山里骑,去七里乡寺桥村的元溪山庄吃个午饭再回。
从寺坞村到公路上,推车爬了一段几百米的山坡,推着爬可比骑着走累多了。这个村盛产枇杷,路边的树上硕果累累,伸手可摘。一次次克服了伸手的冲动。昨天王兄想偷摘楼下的枇杷,被我制止,不许百姓点灯,州官也不能放火嘛。
坐在元溪山庄的摇椅上等吃饭,老板娘拿来一篮椪柑给我们吃,老板娘的儿媳拎了两篮外地买来的枇杷进来,见我们打听,又送了我们一捧。山里人真是纯朴热情啊!
吃饱喝足,稍事休息,打道回府,沿山路顺坡而下,体验风驰电掣的感觉。溪边正铺展开战线很长的浩大工程,开辟新路、修建水库。下次再来,这里又将是另一番天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