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有两套规则,一套是看得见的明规则,另一套是看不见的潜规则。
比明规则更可怕的,其实是潜规则。举个例子,每个人都知道努力工作,才能赚钱。可是,为什么每个人赚钱的数额,都不一样呢?
表面上,是人与人的岗位不一样。实际上,是赚钱的逻辑不同。这个人帮老板打工,只能赚养家糊口的小钱。那个人利用别人赚钱,自然就能赚更多的财富。
这个例子,只涉及到很浅层的赚钱逻辑。试想,连如此浅层的赚钱逻辑,都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又何谈是更深层的赚钱逻辑呢?
在商业化社会,只需要一个套路,一个逻辑的变化,就能让一部分人富有,一部分人处于生活的漩涡当中。
摆脱这四个骗局,普通人的家庭,才能更好地活下去。
01
“鸡娃”的骗局,让无数中产、低产焦虑。
所谓鸡娃,百度百科的解释是,父母给孩子“打鸡血”,为了孩子能读好书、考出好成绩,不断给孩子安排学习和活动,不停让孩子去拼搏的行为。
为什么普通人需要拼命鸡娃呢?最本质的原因,就在于人太多了,资源太少,导致无数人都去竞争。
低产的父母认为,如果我的孩子出人头地,那家庭的阶层就能改变了。中产的父母认为,如果我的孩子胜人一筹,那就能守住当下的阶层,稳中求进了。
事实上,他们都想得太简单了。现实的情况是,不少人大学毕业后,都领着几千元的工资,了不起月入过万。
只要孩子依旧处于“工薪”的阶段,不论他的家庭是低产,还是中产,所面临的遭遇和命运,都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鸡娃,只是中产和低产的一厢情愿。至于是否有用,新闻报道的“北京第一批鸡娃的孩子”给出了答案——99%的人都是普通人。
02
“内卷”的骗局,让无数工薪阶层烦恼。
上文谈到了工薪阶层,低产和中产的命运,除了帮人打工,没有太大的差别。
对此,有人会说,中产有城市的房子,低产没有城市的房子,怎么可能差别不大呢?说句不好听的话,我们的中产阶层,不是固化的,而是流动性最强的。
今天,他有可能是中产,明天,他就有可能是低产。原因很简单,今天,他还在大公司上班,年薪三十万。明天,他被公司辞退了,没有任何的收入。
985大学毕业的时候,他暂时卷出头,到了互联网大厂上班,那他就是伪中产。30岁后,他被职场优化了,房贷还不起,那他就是负债累累的低产。
“内卷”为什么是一个骗局?因为人是无限的,是资源是有限的。以前,是一块肉,引来十个人抢。如今,是一块肉,引来一百个人抢。
这就注定,如今的竞争更大,所需要付出的汗水和心血更多,但收益,只会更少。这,才是内卷的真相。
03
“成功学”的骗局,让无数人失去理智。
圈中有个人,以前推广过成功学的课程,他说过一句话:
“只要是急着成功,急着赚钱的人,哪怕他知道所花的这笔钱,只能买来鸡汤,他也会心甘情愿付出,因为他有着侥幸的心理。”
这番话,基本上把普通人的心态说透了。每个人都希望赚到大钱,都希望一夜暴富,成为人上人,所以他们就会把希望,寄托在所谓的成功学上。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所谓的成功学,只是别人成功的例子罢了,而他人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
说句比较刺耳的话:首先,不可能人人都能成功,肯定需要有人在底层干活。其次,别人哪怕有发财的秘诀,也不会公开,所公开的,都是毫无意义的信息。
对于成功学,还是保持理性比较好,可以当鸡汤文看,但没必要信以为真。不然,痛苦的只是自己。
04
“收益颇高”的骗局,让无数人失去一切。
如果有人跟你说,某项目的年利率达到了10%及以上,那你是相信呢,还是不相信呢?反正我是不相信的。
在资本市场,有一个说法,所有高收益的背后,都伴随着高风险。所有高回报的背后,都隐藏着不可想象的陷阱。
某个朋友跟你说,这个项目赚钱,让你投钱进去,不久,就会发生两个情况,要么这个朋友跑路了,要么项目破产了。
你想贪图高额的利息,别人想贪图你的本金。你想赚别人1万元,别人想骗你10万元。这,就是所谓的“大鱼吃小鱼”。
对于看起来高收益的项目,千万不能去碰。因为在这年头,没背景的普通人,根本接触不到这些肥差。
认清自己,才能过得更安稳。仅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