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们一定有过这样的体会,就是专注地做某事的时候,比如做个手工、解高难的数学题、或者写篇文章,最常见的,玩个游戏,这时候我们感受到的时间都是飞快的,等我们结束的时候,发现,哎呀,怎么这么长时间过去了?
这种体会,有人专门定义了一种称呼,叫做“心流(flow)”。
这是大脑专注状态的一种体现。
在我们训练大脑的练习过程中,这种现象将会频繁地出现,请注意这一点。有一个专有名称,后面我们会详细讲解。
还有一种认识,比如说,我生气的时候,我能够意识到我在生气,或者说我在想什么的时候,我的大脑知道我是这么想的。这种认知,有人专门定义为元认知。
这种能力,在我们自己的训练练习后,也会经常性地运用。
(02)
大脑敏感性训练,从未离开人类视线。
不瞒你说,这是一种高级精神训练。既然如此高级,从古至今,东方西方,一定不会被人放过。事实是很多不同流派都系统地研究这项,怎么说呢,运动吧。
既然是高级的,很自然就会神秘化,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就可能会有意无意地省略了关键之处。
单说在我们国家,儒道释,都有针对性的训练。名称我们就不提了,提了就不神秘了,不过接下来会讲到的。先剧透一下,曾国藩、钱穆等先贤都使用过。
今天我们讲第一步。
我们要想得到良好的训练结果,就必须明白两点,第一掌握概念,第二这个概念必须有方法论去实现。
(03)
这个训练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一下子讲完,你很难得到收获。
所以,我们把这个系统工程不断地细化成一个个直观的概念,一个个明确的方法论。
这种模式在很多人身上训练过,效果显著,结果高度一致。足以证明,每个人按照我们的方法,都可以做到。
跟着我们的训练步骤,一步一步来,慢就是快。
所以知道就好,请不要带上任何期待、评价或者感受。你需要做的就是去做。
(04)
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这个训练,只要站立的时候都可以做。
就是背部保持竖直。
概念是脊柱垂直。
方法如下:站立的时候,双脚脚跟相并,脚尖分开,两脚长轴呈九十度。此时臀部向后微微坐下,如同刚要坐到高脚凳上,双臂自然下垂,头部下巴微微靠向脖子。
所谓的垂直是不可能的,因为脊柱自带三个生理弯曲,垂直指的是头微微向下一点时的头顶到两脚跟相并的点有一根虚的轴。
你需要体会的就是这种状态的竖直。每天站立一分钟,体会这种垂直。这个垂直,我们后面的训练中会一直用到,必须做到位,不然后面的训练就会丧失基础,效果大打折扣。
注意,不是挺直。是放松状态的竖直。还要注意,向下坐的时候,膝盖会略有弯曲,不是膝盖主动弯曲,是臀部向下时自然弯曲,以此避免膝盖向前。
(05)
请仔细反复阅读第四段,一定要做到身体的竖直。
这就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