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立认为生命的意义有三而缺一不可:寻找“光”的能力、找到“光”的能力、以及成为“光”的能力。公司亦是如此,“光”并不单纯指光明、光亮,而有更广泛的意象,以创业公司为例,公司首先要有寻找自身发展路径的能力,其次有能够找到的能力,最后还要创造出价值。1月15日,创新课堂邀请到著名作家、图书策划人唐文立从阳明心学谈创业之道。
(创新课堂现场)01阳明心学是解决企业问题的路径之一
公司拥有成为光的能力即是能够创造出价值,而创造价值是公司存在和发展的核心意义。但往往初创公司面临很多问题,使发展道路遇阻。
唐文立从问题入手,列举了企业的常见问题:整体定位不清晰、企业文化缺失、团队无驱动力、产品与市场存在错位等。唐文立认为“所有问题都是人的问题,更是人心的问题。”而“阳明心学”是解决人心问题的一个工具。
在此文立强调阳明心学只是解决问题的路径之一,但并不是唯一的工具,不能将其神圣化、玄虚化,还是要务实,要认识到工具的两面性,并对此保持敬畏。
02用“心学”解决问题要善用三大工具
“心学”非口耳之学,是身心之学,更是体悟之学,要结合实际和概念来善用工具,三大工具指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即理”旨在探讨心与物之间的感应关系,强调心与万物相通。阳明心学认为是非善恶的基本判断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不需要凭借权威,自己经过思考就能够得到,它倡导独立思考,弘扬个性解放。
知行合一强调“知”与“行”的关系,王阳明解释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翻译过来,“知”指良知,“行”指人的实践,两者结合才能达到善,可所谓“致良知,知行合一”,这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见父母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王阳明认为,此便是良知。良知自在人心,不但圣贤,常人亦不外如是。虽然每个人天生都具有良知,但有些人受欲望、贪婪、虚荣心等诱导,良知会被蒙蔽,不能发挥作用,需要被激活和开发。激活并开发的过程,就叫致良知。
这些运用到企业管理当中,给管理者带来的启示是:不用刻意对员工进行教育和管理,员工通过实践和思考可以获得做好本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协调应变的能力。作为管理者在宏观上把控即可,设置底线,给员工自身发挥的空间。同时企业要有好的激励机制来鼓励员工主动思考和行动,调动整个公司的氛围。
03用心学解决问题还需要五项修炼
五项修炼是指:立志、此心不动、为善去恶、事上磨练、变化气质。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公司创立之初就要有明确的规划和远大的目标,在发展当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对所立之志进行调整和完善。
“此心不动”不是让人心如槁木或心如死水,真正的“不动心”是肯在良知上用功,明白事理,不受私欲所蔽,才能临事不为杂念所动。在公司运营当中,不要被金钱和短期利益蒙蔽,不被事物的表象影响而心乱,失去是非判断能力和把持能力。
“为善去恶是格物”运用到企业当中,指运营者首先要有是非观念和自己的评判标准,在发展中不能为了利益而出卖自己的准则。
王阳明言“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不要因为挫折而轻言放弃,在困难面前镇定自若,及时分析形态,定能将其战胜。
王阳明心学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以及心学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变化人的气质,即培养人的正确心态,养成良好的习惯。
综合来看,唐文立所言的从王阳明的心学探创业之路,首先要立志,有清晰的规划和目标;在发展当中不被利益诱惑而放弃原则,给员工更多的发展空间;找到公司的价值所在,并且创造出价值。
《创新课堂》是创新社推出的一档全媒体直播科创类节目。整合100位创新导师资源,涵盖投资、金融、行业技术、商业模式、营销、法律政策等多个领域,聚焦各行业创业者,以线上直播+线下小班授课的形式传授创业知识及经验。
(活动现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