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造你的“核武器”
对于投资的人来说,复利就是我们最大的核武器。
它的计算公式是:终值=本金*(1+收益率)^投资时间
根据它的公式可以知道决定一笔投资复合收益率(复利)的关键在于三个要素:
1,初始投入的本金有多少?
2,能够获得多高的收益率?
3,能够持续多长的获利时间?
本金多,收益高,时间长。这是最理想的状态,但对于大部分来说,本金和时间是一对矛盾体。年轻本金就不会太多,本金多相对就不会太年轻可投资的年限不会太长。唯一可以改变的似乎就是收益率了,但是长期的高回报率,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而且一旦出现大幅亏损就会对最终的收益造成破坏性的影响。
所以投资当中重要的是在不亏损的情况下,能保持较高的收益率。因为收益率太低即使长时间对财富的累积没有太大的帮助。
针对于时间拉的越长保持稳定收益率越困难的这种情况,建议以20年为目标来设定一个投资周期。这样想要有高回报就需要20-30%的收益率,要不然就不会积累太多财富。现实当中有不少的投资者通过股市获得了巨大成功,他们几乎都有一个“暴力积累”的阶段——在短短几年内获得十数倍甚至数十倍回报的经历。原因都是在市场低迷期间重仓集中持有优质个股,之后迎来牛市业绩和估值的向上双击。这种情况下几年就能获得极高高的回报带来足够大的本金基数。
综合看来,在20年的投资规划中可以按以下几个步骤来施行:
第一,在基数非常小的时候,投资 并不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这个阶段一边努力学习投资知识,一边搞好本职工作实现资本的持续积累。
第二,在具备初步的投资资本后选择在熊市低迷期间入市, 挑选优秀的股票并且重仓持有。期间避免熊市严重亏损,把握好牛市高收益,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
第三,当通过一次暴利的获利完成原始积累后,之后实现稳健的增长,不过分追求收益。熊市严格规避亏损,牛市不追求暴利。
二,下注大概率与高赔率
凯利公式:(赔率*赢的概率-输的概率)/赔率=仓位
投资的仓位取决于赔率和概率之间的关系,其中获胜的概率是关键因素。当获胜概率相当时,具有更好回报弹性(即赔率)的投资更有吸引力。获胜的概率太低,再高的赔率也毫无意义。
凯利公式提供了一种看待投资决策的思路,但实际股票投资中的情况更复杂,需要辩证看待。总的来讲通过下注一个大概率和高赔率的组合是绝对不会错的。
股市中的大概率和高赔率来自于商业前景的不确定性和市场定价的复杂性。通常来讲,它们更容易出现在两种情况下:
1,一个未来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和优秀盈利能力的公司,在现阶段尚未被市场充分的理解。
2,市场对于一个只是暂时性陷入困境的企业过分的悲观,从而给出了匪夷所思的低价。
第一种情况的困难之处在于,这种判断需要对企业经营前景有极高的洞察力和前瞻性,赚得是“比别人看得高,看得远”的“漏的钱”。第二种情况的困难之处在于,在市场普遍恐慌的时候依然可以保持冷静和有效的判断力。,赚得是“市场情绪失控”的“送的钱”。
凯利公式另一个值得思考的地方在于仓位的分配。没有足够的获胜概率就不应该配以较多的仓位。这个逻辑反过来讲,就是如果持仓的组合过于分散,那就说明其实投资者对它们几乎没有什么了解。
但是过分集中也不可取,即使判断有高达9成的胜算,那1成的失败可能性出现,全仓一只股票就将面临恐怖的负复利。根据《行为金融学》的作者詹姆斯.蒙蒂尔作的一个研究。持有4-8支股票可以减少68-83%的风险,且一个行业的比重不要太高。
频繁交易可以让一个做到80%成功概率的投资者,在连续三次作出决策的情况下把概率下降到51%。考虑到股票市场样本的多样性和投资者能力有限性,频繁作出决定实际是一个将自己的决策水准无限向丢硬币靠拢的行为。
对于投资者来讲,要时刻用概率和赔率的思维习惯来对待投资。投资中对于企业分析所做的一切都不过是为了提升获胜的概率(也就是确定性),而对于同样的基本面状况市场在不同时刻给出的价格则提供了胜负所面临的赔率。
在股市中要善于耐心等待在最有把握,风险机会比最佳的时候再出手去“拾起”胜利。
三,聪明的承担风险
在投资中,要学会像保险公司一样建立体系化的风险控制思路来应对风险。
首先保险公司承认风险的存在,他们会逻辑化的分析分析风险的来源。然后他们将风险予以分散,最后他们会为风险寻求良好的补偿。通过一系列的 措施,保险公司就能够在一个明显存在风险的产品上盈利。
而投资中的风险来自于以下4个方面:
1,无知的风险,初级而又普遍的风险。
把运气当中能力,对股市的规律懵懂无知,难以正确评价自己的行为和能力范围。
2,复杂和不可知的风险。
越是难以理解,牵涉了大量复杂变量,无法有效衡量和评估,难以从历史和常识中借鉴的事物,其蕴含的风险越大。
3,被忽略的致命小概率的风险
完全忽略那些不经常发生,但是一发生就是非常严重的危险,能给投资者带来最重大的损失。
4,无法有效把握机会的风险。
想要避免所有风险,就无法把握住机会,也是一种风险。
投资是做大概率的事情,但永远要为有可能发生的小概率事件留有后手。把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在较低的风险系数下寻求具吸引力可持续性的盈利机会补偿。
投资中知道什么不是风险也同样重要。股市中的“价格波动”就不是真正的风险,而可能导致“永久性资本损失”的潜在因素才是风险。但“大幅度超出预计的波动”和“毫无应对准备的波动”却可能导致一种风险。
四,深入骨髓的逆向思维
投资者在投资中碰到事情,要把事情反过来想。养成用逆向思维的方式来思考问题的习惯。不要被市场的噪声所操纵,要保持独立和理性。
当然,逆向思维并不是永远能带来正确的结果。特别是当某种趋势还远远未达到转折点的时候。“为了逆向而逆向”的倾向更容易导致主动性的错误。
五,以退为进的长期持有
(一)小聪明和智慧的区别:
作为投资者,不管是偏好那种投资风格。但是,对于自己投资的股票都应该长期持有。投资者看待问题的核心是“企业”。而企业的经营不会在短短几天就有巨大改变,自然而然是需要等待的。
而“频繁交易”和“波段操作”都是建立在对市场价格的预测基础上的。这种预测是极不可靠的,有些人即使可以通过频繁交易获得一些利润,但所花费的精力和时间也过于巨大。
长期持有也是基于对股市规律的认识:短期来看,造成市场价格波动的因素复杂而且难以把握。但长期看来看,股价必将回归企业的基本价值。长期持有实际上是一种“以退为进”的选择:放弃复杂不可测的部分,而牢牢抓住可以确定性回报的部分。
股市收益最大的部分一般是在爆发力最强的几个月里,而频繁操作的人在暴利出现的时候总是容易错过。因为谁都无法预测这个时刻什么时候会降临。
对于长期持有的程度是要结合具体的投资对象来看的,越是具有广阔发展前途和高确定性的企业,其持有周期就越长,也越容易享受到复利的威力。
(二)抗压性和自控力:
几乎每一个长期大牛股都曾在某个阶段让人心情烦躁或者惊慌失措。所以长期持有公司的投资者需要具有强大的抗压性和自控力。
投资当中是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虽然离不开一些运气的成份,但最终能收获到多少财富却是与个人的眼界,胸襟,心性,格局成正比的。
只有真正的了解了投资的本质,做到心里有底,才能对抗股市中“不可遏制的欲望”和“对未来的恐惧”,做到长期持有公司。所谓“知行合一”,只有“知”到位了,“行”才坚定。
六,会买的才是师傅
在股市中,不是卖得精彩才赚得多,而是买的成功才是一锤定音的决定性因素。
对于一个价值投资者来说,买入目标定位是清晰的:即价格已经低于企业的实际价值,出现了绝佳的安全边际。而其进一步的下跌将会创造更大的潜在盈利机会。
但卖出的时机就相对来说难把握得多,越是想要卖得高就越危险,因为那时其价格已经脱离企业的估值了。只能靠对市场氛围的感觉和心理上的博弈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