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跟着张文质写作
培训后,我的改变——“第二期张文质教育写作研修班”学习心得

培训后,我的改变——“第二期张文质教育写作研修班”学习心得

作者: 张见春 | 来源:发表于2018-10-15 23:09 被阅读25次

    2000年以来,我应该买过张老师的书,并且看过,不过什么内容都忘了,但是他的姓名我是一直记得的。2018年9月25日看到一篇《为什么“中国式养孩子”越来越贵?》,标题下写着“关注张文质”。因为我对家庭教育非常感兴趣,对张老师姓名又熟悉,于是就关注了“张文质家庭教育研究”。10月1日看到了张老师的《教育写作的自我授权》文章后有“第二期教育写作研修班直播课程”,我就毫不犹豫地识别了二维码,购买了该课程。10月4日下午开始上张老师的第一讲《写作作为通用能力》。虽然是直播课程,但画面和声音和现场没有什么区别,学习的效果非常好。我一边用手机观看,一边把张老师的好句子打进电脑。

    第二天一大早开始等着直播,上了张老师的第二讲《我是怎样不断“回看”自己生命经历的》;下午想不到不是张老师讲,而是孙明霞老师,以前未曾听过,但她的《写作让我走向了一条生命自觉与专业精进的道路》,很让我敬佩。我这样学习既不是学校的要求,也不是完成上级部门或领导布置的任务,纯粹是为了提升自我而学习。一天半的认真学习给就读初三的女儿树立了榜样,妻子也说我对写作要痴迷了。5、6日已经开始工作,没时间看直播,但是每个视频都认真回看。特别是《每带一个班,就写出一本书,我是如何做到的》让知道了钟杰老师的风采。

    短短几天的培训,让我体会到了张老师、孙老师和钟老师因写作而绽放出来的无限魅力。我好像从他们身上我接收到了一种巨大的能量——类似武侠中的内功传到了我身上一样。这几天在我身上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内心总是涌动着激情,并且迸发在我的写作上。

    我的第一个改变是,觉得生活真是写作的宝库。

    这几年,我每天坚持写博客,一年也有10万多字数。但是有时也会工作忙,来不及写,就在博客里先随便打几个字,占一个当天的时间位置。然后第二天或者以后有空的时间再补写。有时稍微过几天就想不起有什么事情。 其实这样做的本质还是懈怠,懒得写,或者觉得没内容可写。但是这一次学习之后,感觉自己的小宇宙都爆发了,从生活、工作、阅读当中,有着无穷的想法,只想把它写下来。就像孙明霞老师所说的“可以写课堂,写学生,写校园,写生活,写行走”。10月9日我就写了三篇,《讯飞语记》《财务报销》《值日汇报》;9月10日写了三篇,《电工与教师》《与班主任郑老师的对话》《申请贷款想到的科技力量》;10月11日写了三篇《忙碌杂记》《关于作业布置和批改管理的讨论》《两位特殊的英语老师》;10月12日写了两篇《床垫的软与硬》《<教育的勇气:张文质和青年教师的谈话>摘记随感》。10月13日写了两篇《女儿体育考满分》《<张文志说1:教师的“微革命”>摘记随感》。这些文字虽然不一定成文,但是在字数和篇目上对我就是一个极大的提升,而且这种进步自我感觉是全方位。正因为这样想着写,思考更深入了,对备课,对学生,对管理,对生活更加敏感了。越敏感,越觉得生活就是写作的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我的第二个变化是,写作工具的升级。

    原来写作基本上是用电脑打字,比手写要方便。上一个月买了个折叠键盘,在出差或者会议的时候,直接用手机和折叠键盘记录,更加便捷了。这次上课后听了钟杰老师的建议,我特意在手机上安装了讯飞语记app,并且购买了89元的一年vip。这几天使用过来,效果非常好。有什么感触,只要身边没人,就可以拿着手机录音。然后在手机里编辑,如果文章长还可以和电脑同步编辑。有时候“灵感”就是在刹那间,用手写,用电脑打字都比不上用嘴巴讲方便。这个工具让我的思想“裸奔”地更快了。

    培训后,我的改变——“第二期张文质教育写作研修班”学习心得

    我的第三个改变是,更关注“人”了。

    张文质老师说:“教育学才是真正的人学。”太对了,我们的教育对象本来就是人呀。但是我们现在的教育教学常常忘了这个对象,目中无人。我们眼中只有分数、质量、集体、纪律、考核……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我此时此刻才强烈意识到我们教育写作的主体也应该是“人”。

    上周高三(10)班班主任对我反映了学生陈的情况, 他上课睡,考试睡,叫醒了继续睡,睡了三年。谈话时保证了无数次,级段谈话也谈了,还是天天睡,学校有没有办法啊?之前抽烟被逮到,上学期末回家反省了一周。家长也不配合,每次打电话都说:我反正没办法了,你们学校就是想要他退学嘛。他妈妈很无理,爸爸很凶,姐姐考上硕士,他天天睡觉。我说按照阿德勒的理论,他应该是典型的自卑情结,可能和他的家庭环境与排行最小有关。如果没有家长的配合,如果没有我们老师给予关怀和鼓励,他很难做到正常学习。有时学校教育离开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础,就显得很无力。

    这次月考语文试卷分析,我看了每个学生的作文得分,聂同学得分只有25分,远远低于平均分。这样的低分全班只有一个,所以我就没在课堂上讲。晚自修时把她和她同桌叫出来,让她的同桌帮她分析原因。她同桌说字数不够是硬伤;卷面涂改严重也要扣分;另外论述和记叙文字交错,导致文体不清也要扣分;最重要的是提出的观点“做人要像水”,只有一个分论点,做到“包容”,其实还可以多两个分论点,比如“滴水穿石”“以柔克刚”,比如“水有自我净化功能”。做人如果能做到这样的份上,水平就非常高了,这样作文的字数自然也就多了,所以要学会使用分论点论述。我眼中看到了学生的个性化提升点,然后才有了对她指导的独特设置。

    这些学生不正是我教育写作关注的“人”吗?作为教学副校长,我还可以关注教师。上月就到遇到一个学生给校长写了两页的长信,说了她英语老师的不足。校长让我去做这老师的工作。这老师原来与我同年分配到一所学校,当时我们搭班,她的教学水平相当好,深受学生喜欢。但是调到这所学校后,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我调入这学校时才听说她离婚了,现在满头白发也不去染,40多岁的人看起来暮气沉沉。学生说她对课代表态度差,一节课全用来背单词或整节课听听力,教学内容单一,讲话阴阳怪气,讽刺学生,备课本放教室不带到办公室等等。据我了解,学生反映的情况基本属实,但是我有能力去改变她的教学吗?这可不是简单的专业成长问题。

    学生复杂,老师也复杂,“人”总是复杂的,我们必须接纳这一事实。也正因为复杂,我们的教育才有了意义,教育写作更能体现出应有的价值。而我也必须凭借自己的力量去提升他们。

    今天高一段长给我来电话说上周有家长反映5班数学老师教不好。今天月考成绩出来,最高分是她教的,平均分也很好。反映情况的家长的孩子都是低分。他们不能把自己孩子低分所造成的原因都推到老师身上。这话当然是对的,但是这数学老师性格软弱,说话轻柔,给人感觉很弱势,与学生交流可能会流露出这样的性格特征。但我们能改变她吗?那我可以怎么做呢?这老师前几年听说也常被家长投诉。其实数学教学实力是不错的,这就更冤枉了,但也正说明教学方法上还有明显的欠缺。张文质老师说的对我有很大的启发:“人最难改变的是智力,而性格是最容易改变的,特别是一些社会化的东西很容易改变,就是你如何与他人建立一种关系。”

    这些“人”都成为我这些天的教育写作素材,但是我也发现,负面的、差的方面比较多。为什么没有正能量的东西,没有点赞的人呢?是不是优秀的人写下来的价值就低一些呢?

    今年我校招聘了一个生物硕士,现在当了班主任。上周我向他推荐了钟杰老师的书。中午在食堂遇到,我问他有买书看书了吗。他说很忙呀,没时间看。确实作为刚入职的新手,能适应工作就相当不错。本来我还想向他推荐孙明霞老师的书,对他生物教学肯定有帮助,但是他还没有把阅读作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样的新教师我又该如何指导呢?

    一旦关注“人”起来,要写的可真多。

    上月《温州教育》向我约稿了封三的摄影作品。我提交了5幅有关“人”的照片。编辑说图片质量很好,希望写一段艺术感言。于是我写了“人与风景”的以下的字。

    摄影并不一定是诗和远方,身边也有美丽的“风景”。摄影人不仅仅要带着相机镜头,还要带着“眼光”去发现,用“心”去感受。如果心硬,外在事物都冷;心软,所见所闻才有温度。我选取的这几幅作品,都是取材于家乡乐清的“风景”。人依然是“风景”的构成者,没有了人,还有什么可以称道的?正如《尚书》所言:惟人,万物之灵。

    摄影如此,教育如此,我深深地感到,“人”应该是我们教育写作最为根本的主体。

    培训后,我的改变还不止这些,比如做人好像真诚多了,阅读更勤快了,还有一些变化难以言说,只能留待以后书写。

    人不是因为知道而改变,而是因为触动而改变。如果这个世界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我希望在这个并不孤独的群里,用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自我,成就奇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培训后,我的改变——“第二期张文质教育写作研修班”学习心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bzq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