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历史传承系列】瓷器中国,百花齐放:两汉到唐宋时期中国瓷器发展

【历史传承系列】瓷器中国,百花齐放:两汉到唐宋时期中国瓷器发展

作者: 草帽叔叔 | 来源:发表于2024-07-16 06:37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原创非首发,首发于公众号】

    【本篇主题中国瓷器在唐宋时期达到第一个巅峰!

    当最早的原始瓷器在中国商朝时期出现后,又发展了上千年,才在东汉时期的东南一带(浙江上虞地区)烧结出真正的瓷器。

    然而,瓷器一开始在中国出现时,还只有青色和黑色两种颜色,很是单调(严格来讲,青瓷和黑瓷本质上都是青瓷)。

    【配图】瓷色跟釉料中铁含量有关(图片引用自《3分钟带你了解中国瓷器发展史》,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这段时期的瓷器不仅色彩单调,而且造型和款式依然留存着浓重的原始风格烙印。

    瓷器出现后不久,恰逢三国乱世,其后的两晋南北朝也是战火不断,动荡不安,然而瓷器却得到了跃进式发展。

    这段时期,瓷器制造工艺不断提高,青瓷广为普及,最终形成了南方和北方两大青瓷系统。

    与此同时,釉料种类大增,出现了黄釉、酱釉、黑釉、黑褐釉等新品类,并发明了糊中挂彩的技艺。

    【配图】南北朝时期成功烧制出了白瓷(图片引用自《3分钟带你了解中国瓷器发展史》,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特别是北齐和隋朝时期,这两朝时间虽短,但是在瓷器发展史上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大乱世后期,北方瓷业后来居上,在北齐时更是成功烧制出了白瓷,成为瓷器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到了隋朝,白瓷烧结技术更是发展成熟,为唐代瓷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等到了唐代,青瓷、白瓷都发展到成熟、完善的地步,其中白瓷终于达到了可以跟青瓷相抗衡的地步,逐步形成了青瓷和白瓷并驾齐驱的局面。

    就在这个时期,中国瓷器最终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南方以浙江越窑为代表,北方以河北邢窑为代表,所以也有“南越北邢”的说法),一白一青,遥相辉映,铸造了中国瓷器的一段辉煌历史。

    唐代制瓷业在规模、技术、艺术上都超越前代,大小瓷窑遍及大江南北。

    特别地,各地区开始出现不同风格的瓷窑体系,因此人们开始在窑上冠以地名以作区分,如越窑、邢窑、岳州窑和寿州窑等。

    【配图】南青北白是唐朝瓷器发展的典型特征(图片引用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配图】南青北白是唐朝瓷器发展的典型特征(图片引用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据测定,唐代瓷器的白度达到了70%以上,接近现代高级细瓷的标准,这一成就为后来釉下彩和釉上彩瓷器工艺的发展打下基础。

    可以说,白瓷的出现,也是中国陶瓷在世界范围内能够成为霸主的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因为后世无论什么瓷器品种出现,究其根源,都跟白瓷有关。

    接下来到了宋代,瓷器进入了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

    宋代是中国陶瓷发展的辉煌时期,不管是在种类、样式,还是在胎质,釉料和烧造工艺等方面,又有了新的提高,达到了历史巅峰。

    正是在这个朝代,名窑迭出,品类繁多,各具风格,先后出现了耀州窑、磁州窑、景德镇窑、龙泉窑、越窑、建窑等名窑,以及后世最为知名的“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

    值得一提的是,宋真宗在位期间,将年号赏赐给一个叫“昌南镇”的小地方。

    后来,这个改名后的景德镇以烧造青白瓷闻名于世,成为了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制瓷中心,也被人们称为“瓷都”。

    【配图】宋代瓷器以五大名窑为巅峰代表(图片引用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拓展学习】

    ①唐代陶瓷业的一朵奇葩——唐三彩(Tang Tri-Color Glazed Ceramics)(综合多处网络资料)

    唐三彩,是对汉代釉陶的继承和发展,流行于唐朝早中期。

    由于史籍中的相关记载甚少,所以唐三彩被人们遗忘了一千多年,直到近代随着对唐朝墓葬考古发掘而兴起。

    唐三彩始见于唐高宗时,玄宗开元年间极为盛行,器物造型多样,色彩绚丽,到达巅峰,到天宝以后数量逐渐减少。

    唐三彩对宋三彩、辽三彩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唐三彩器类主要有俑、动物、模型器、建筑构件四大类,其中俑和动物是在武则天时期才出现的。

    然而,唐三彩却是唐代陶瓷业的一朵奇葩:

    首先,它不是瓷器,而是一种低温铅釉陶器,采用的二次烧成法烧制而成:先将白色粘土制成胎体,经过1000~1100℃素烧后冷却,取出施以配制好的各种釉料后,再次入窑以800℃温度二次烧结;

    其次,为降低釉料的熔融温度,使用了炼铅熔渣和铅灰等含铅氧化物作为助熔剂。

    因为是低温烧结,唐三彩胎质松脆,防水不佳,同时也正因为是含铅器物,所以这东西一般不是给活人用的,而是用作墓葬随葬品(明器或冥器)或者宗教供奉(供器)。

    因此,目前发现的大都是明器,只有小部分为生活用具。

    但是唐三彩烧制后色釉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斑驳淋漓、色彩自然协调,花纹流畅,展现了一种中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

    所以,唐三彩以其堂皇富丽的艺术魅力,和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在中国的陶瓷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配图】唐三彩造型以骆驼、骏马和人物为主(图片引用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②中国瓷器的巅峰时期——北宋五大名窑(综合多处网络资料)

    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的巅峰,名窑众多,在后世,将其中五个最为有名的并称为“五大名窑”:

    【汝窑】

    汝瓷属五大名窑之首,窑址在宋时河南汝州境内(晚期在临汝县烧造的也称为临汝窑)。

    汝窑以青瓷为主,器型简单,釉色温润柔和。

    汝窑瓷胎体一般较薄,以玛瑙入釉,釉层较厚,釉面光滑如玉,器表釉面有很细的开片,显微镜下寥若晨星,而在造型上则比较庄重大方。

    由于汝窑时间短,数量少,传世作品极少,据传不足百件,又因其工艺精湛,所以非常珍贵。

    “釉色天青色”“蟹爪纹”“香灰色胎”“芝麻挣钉”等是鉴别汝窑的重要依据。

    【官窑】

    宋代官窑由官府直接营建,分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

    北宋官窑在大观及政和年间造于汴梁,具体的窑址没有发现。宋室南迁后再临安另立新窑,称为南宋官窑,又称修内丝官窑或内窑。

    官窑的器形除常见的盘、碟、洗等之外,仿商、周、秦、汉古铜器中的各式瓶、炉样式也很多。

    宋代官窑瓷器以青瓷为主,主要为素面,釉色晶莹剔透,有开裂或呈现冰片状,以粉青紫口铁足为特色。

    【哥窑】

    哥窑创始者为浙江处州的章氏兄弟,又名章窑(哥哥章生一所烧者为哥窑,弟弟章生二所烧者为弟窑)。

    哥窑器型以盘、碗、瓶、洗等为主。

    哥窑的主要特征是釉面裂纹开片,釉色有粉青、米色等种类,瓷胎为黑褐色,口缘部有“紫口铁足”。

    【钧窑】

    钧窑钧官窑窑址在河南禹州市(古代称钧台称钧州),始创于唐代,历经宋金元三朝。

    钧窑有钧官窑和钧民窑之分,器型以碗盘为主,以花盆为最。

    钧窑虽然也属于青瓷,但是却具有独特且变幻莫测的斑斓色彩,有玫瑰紫、天蓝、月白等多种色彩。

    钧窑釉色华丽,有窑变,其器物底部刻有一到十的号数。

    钧窑典型特征就是“蚯蚓走泥纹”。

    【定窑】

    定窑窑址在河北曲阳县的灵山镇(古称定州),是继唐代邢窑之后最擅长烧制白瓷的窑口,也是五大名窑中唯一烧造白瓷的窑场。

    定窑造型以盘、碗最多。

    定窑瓷器色调暖白,给人以湿润恬静的美感,同时又善于运用印花、刻花和划花等装饰技法,器形敦实,线条自然流畅。

    【配图】五大名窑精品展示(图片引用自汉瓷轩,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史传承系列】瓷器中国,百花齐放:两汉到唐宋时期中国瓷器发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caocjtx.html